第943章 娜仁托雅:表姐,你和表哥真的辅佐我?可我不行啊。
娜仁托雅:表姐,你和表哥真的辅佐我?可我不行啊
祭台上的圣火仍在跳动,将娜仁托雅金袍上的雄鹰纹绣映得愈发鲜亮。她抬手抚过头顶新戴的鎏金皇冠,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这顶仿照大明形制打造的冠冕,缀着九颗从西域进贡的蓝宝石,沉甸甸的不仅是宝石的重量,更是整个草原的托付。
仪式结束的号角声渐渐平息,台下跪拜的族人陆续起身,脸上满是对新大汗的敬畏与期许。娜仁托雅的目光扫过人群,落在前排并肩而立的身影上:表姐阿依娜依旧穿着那身便于骑射的银灰色劲装,腰间的弯刀鞘上镶嵌着白鹰部族的族徽;表哥也平站在她身侧,铠甲上还沾着不久前平定东部部落叛乱时的血迹;还有自幼一同长大的阿尔斯兰等勇士,以及须发皆白的大长老们,他们的眼神里都透着同样的坚定。而在人群边缘,数十名身着明军铠甲的士兵正列队肃立,中间簇拥着一位身着赭黄常服、面容清癯的男子——那是在此处休养已逾半载的大明景泰帝朱祁钰,他身后的官员低声向他禀报着大典流程,史书《明英宗实录》后续补记中曾隐晦提及“景泰帝北狩期间,尝观部族会盟,未发一言”,说的便是此刻。
“大汗,”掌管文书的大臣帖木儿捧着一卷空白的桑皮纸上前,躬身道,“按草原旧制,新汗登基当昭告各部;若能效仿大明体例,撰写一篇登基诏书,快马传至草原各处及大明边境,更能彰显我瓦剌一统之威。”
帖木儿的话让娜仁托雅的心跳骤然加快。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玉带,指尖微微发白。撰写诏书?昭告天下?这些事她从前只在阿依娜处理部族事务时远远看过,如今要亲自决断,只觉得脑子一片空白。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阿依娜。
阿依娜立刻会意,上前一步挡在帖木儿与娜仁托雅之间,语气自然地说道:“大汗刚主持完大典,想必有些疲惫。诏书之事事关重大,不如先回毡房商议,明日再做定夺不迟。”说罢,她转头对娜仁托雅递了个安抚的眼神,“走吧,族人们和大明的贵客都等着大汗训话,咱们先下去与大家见礼。”
娜仁托雅如蒙大赦,顺着阿依娜的搀扶走下祭台。族人们的欢呼声与明军士兵的整齐行礼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的“大汗万岁”让她越发手足无措,只能僵硬地跟着阿依娜的节奏挥手致意。途经朱祁钰面前时,这位客居的大明皇帝微微颔首,目光先落在她的皇冠上,又扫过祭台两侧的圣火,最终转向远方起伏的草原,神色里藏着几分复杂——娜仁托雅曾听阿依娜说,这位皇帝当年临危受命,凭一己之力稳住大明危局,只是如今远离故土,暂居于此。
直到走进专为新大汗修建的金顶毡房,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她才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下瘫坐在铺着虎皮的座椅上,抬手将沉重的皇冠摘了下来,扔在一旁的矮桌上。
“表姐,我真的不行。”娜仁托雅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眼眶微微发红,“刚才帖木儿说要写诏书,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我连部族的账目都要算上半天,怎么可能写出什么昭告天下的文书?还有建国的事,长老们说要定国号、定官制,这些我从来都没学过……更别说还要顾及那位大明皇帝的处境,以及南边朝廷的态度了。”
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语气里满是忧虑:“你也知道,南边如今政局不定,前些天来的使者话里话外都在探他的消息,却半句不提当年互市的旧例。我听边境牧民说,现在换一斤茶叶要比前年多交半捆羊毛,孩子生病想买点药材,跑遍三个集市都找不到——当年这位大明皇帝在位时,商队往来多热闹啊,哪会有这种事?要是我们处理不好,不仅牧民日子难过,说不定还会引来麻烦。”
“谁生来就会这些?”阿依娜在她身边坐下,拿起桌上的奶茶壶给她倒了一碗,“我刚代理汗王的时候,连召集各部首领开会都不敢说话,第一次和大明商队谈判,还被对方骗走了二十匹好马。族里的老人私下里没少议论我‘女子无才,难当大任’,可那又怎么样?做错了就改,不会就学,日子久了自然就熟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