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圣心难测(第2页)
今年虽不是皇上整寿,但他似乎格外期待。
太后寿辰刚过,于是大家小心翼翼拿捏着,既不敢比太后越过更多,又不敢对皇上有所怠慢。
这贺礼准备起来就难上加难。
寿诞当日,明轩早早下朝等在了后宫。
王公公知道内情,看着皇上难得孩子一般一脸期待的样子,心里一个劲打鼓。
只怕他家皇上,今天要大大失望了。
后宫诸人都来了,陆婉宜带着大皇子抢先给皇上献上了贺礼。
那是一把古剑,据说乃是名师所制。
这是陆婉宜花了大价钱从宫外买来的。
“皇上,熹儿近日喜读兵书,看到这些兵器就爱不释手,竟与皇上是一样的。”
这一句话,表面上恭维的是皇上,实际上是抬了大皇子的身份。
明轩笑意不明,问大皇子道。
“皇儿觉得,应以何治国?”
大皇子显然没料到,皇上会突然发问,且与贺寿无关。
他近来功课疏漏,心思又多,一时间竟找不到合适的答案。
皇上不忍见他窘迫,接着说道。
“你既然送朕这把古剑,是不是也赞同武治?”
大皇子应声答道。
“父皇圣明,儿臣就是这个意思。”
“那若是武治导致民不聊生,皇儿觉得如何?”
这问题大皇子无论如何答不上来。
陆婉宜在一旁干着急,却也帮不上忙。
此时,只听另一个稚嫩的声音答道。
“父皇,儿臣以为,武治也好,文治也罢,都只是手段。”
“治国还应以大局为重,初心不改,则人治、文治、武治、法治、政治皆可行。”
二皇子缓缓走上前来,开始回答皇上的这个问题。
这些天,慕卓宁把上一世呕心沥血为大皇子当个明君总结的关键,都一一教给了二皇子。
二皇子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些知识。
不仅如此,他亦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在场的人不知不觉都被二皇子的见解所吸引,听他描绘了一个完美的治国方案。
二皇子自己也越说越激动,仿佛就要为这宏大愿景奋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