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艰难的选择(第2页)
而这四百万投入股市的钱,是他自己银行卡上的闲钱,再多的话,他就不敢动了,要留着保证自己和全家人以后的生活,能继续衣食无忧。
白天学习,晚上讲课,课余时间,林东升还要和室友们进一步落实共享自行车的事情。
在他的努力下,公司食堂的菜品供应问题,基本解决了,是清北一位农科院教授搭的线,让他直接联系上了一位种菜大户。
一个月之后,首批的一百辆共享自行车,也顺利摆到了清北大学的教学楼附近和男女宿舍区。
为了让共享自行车与同学们骑的自行车更好地区分,这批车子统一制作成了亮眼的黄色。
同时,为了配合学校对自行车的管理,这些自行车摆放的位置,都是在相对固定的区域。
考虑到投硬币需要涉及到找零和回收的问题,比较麻烦,经过反复讨论和尝试,他们最终在自行车上置入了一个便捷的扣费装置。
清北的学生,直接用自己的饭卡,就可以刷卡激活和扣费,每次使用,无论距离远近,都是五毛钱。
由于骑行方便,收费良心,他们的小黄车,很快就收到了很多在校生的认可。
首批的一百辆小黄车,使用率非常高,根本就不够用。
于是,他们很快就投入了第二批的四百辆共享自行车。
因此,没用多长时间,清北校园里,到处活跃的都是这种共享小黄车。
而且,大学生的素质普遍较高,他们之前担心的各种恶意损毁现象,也没有出现。
十天之后,四个人算了一笔细账,共享小黄车的总体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于是,他们开始向京城的其它一些高校寻求合作,很快就将小黄车的成功模式,复制到了其它十几所高校。
而且,目前所有的高校,在食堂吃饭都需要用到饭卡,所以,用饭卡来扣费,也是一种相对比较便捷的计费模式。
四个人不知不觉,就将这种共享模式,在京城高校联盟里,做成了上千万规模的估值。
看到一切步入正轨,林东升又开始当起了甩手掌柜。
但是乔安、张琼楼和高寒三人,却完全陷进去了,每天忙得脚不点地,充分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辛与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