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披萨问题

 不过,想归想,林东升却没舍得真的那么做。

 毕竟,别人家的孩子再可爱,那也是别人家的,自己的书虽然写得一般,但也是他用心血构建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他也知道,世界的天才本就很多,每个人擅长的各有不同,有些人在文学和创作上的天赋,或许就像自己在数学竞赛上的天赋一样。

 所以,你拼尽全力想要达到的目标,可能别人吃着喝着玩着,就轻松地写出来了,这就叫作老天爷赏饭吃。

 放下手机,揉了一下红肿的双眼,林东升简单吃了个早餐,又沉沉地睡下。

 这种黑白颠倒的日子虽然对身体确实不好,但由于突然打破了身体惯性和常规,也往往容易滋生出一些伟大的创意和灵感。

 比如,林东升突然就想通了一个困扰自己很久的有趣数学猜想——披萨问题。

 即两个人轮流切一个圆形的披萨,切了任意n刀后(所有切痕交于圆心),那么,如何分配披萨,才能使两人获得的总面积相等。

 具体来说,如果切了偶数刀,且切痕两两不重合,是否总存在一种公平的分配方式?

 这是一个源于日常生活的组合几何问题,在1967年被人提出,在1968年虽然被人给出过一个解答,但这个解答依然存在一个漏洞,他没有考虑所有可能的切法组合。

 而林东升想到的办法是,先将这个问题抽象成一个复杂的组合数学模型。

 但由于这个模型涉及的情况数量过于庞大,人力无法穷尽验证,就需要编写一个计算机程序,系统地枚举和检查所有可能的切分情况和分配方案。

 闷着头在电脑前忙活了几天,林东升终于成功地证明了:

 只有当切的刀数是4,8,12……(即4的倍数)时,才能保证无论怎么切,总存在一种方法,可以让两人分得相等的面积。

 而如果切的刀数是4的倍数加2(比如2,6,10等),那么这个结论就不成立。

 可以说,他用自己擅长的计算机知识,再次解决了一个人力不可及的复杂穷举问题,为这个存在了40余年的趣味数学问题,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想到自己以后要想从讲师晋升到副讲授,也是需要一些能力证明的,林东升又轻车熟路地将这个证明过程,写成了一篇专业的数学论文,直接投往了国际数学期刊中的顶刊——《数学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