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拜访二姑
离开了大姑家那温馨朴实的小院,陈识回到城里后,取出一个竹篓,竹篓里是他精心为二姑家准备的年礼。
一条肥瘦相间、肉质紧实的风干山羊后腿,两包印着“稻香村”红字、用厚实油纸和纸绳捆扎得方方正正的精细点心,一瓶用旧报纸小心包好的汾酒,还有一小布袋肉厚饱满的干香菇和黑木耳。
这份礼,绝对算得上厚重体面,但他刻意用布盖着,不希望一开始就引来过多关注,让二姑为难。
他凭着记忆和母亲王娟的描述,朝着二姑陈桂芬家所在的“大栅栏”西边那片胡同区走去。
与赵大娘家所在的规整胡同不同,这边胡同更窄,院落更拥挤,住家成分也更复杂些,多是几户人家挤在一个大杂院里。
二姑家就是如此,嫁的是在副食品店当会计的姑父李立仁,一大家子连同公婆、小叔子一家,挤在一个前后两进的大杂院里。
陈识近几年家里变故多,自己又忙着上学、工作,确实没怎么来过二姑家。
上次见二姑,可能还是父亲牺牲那段时间。
二姑对他不错,但姑父李立仁为人有些……用王娟私下里的话说,就是“算盘珠子拨得太精”,带着点小市民的势利眼。
二姑的公公婆婆,也就是李家的老两口,虽然退休了,但之前是一个小厂里边的车间主任,多少有点瞧不起二姑这边“农村亲戚多、负担重”。
陈识心里门儿清,这次去,除了拜年,也是想看看二姑过得怎么样,顺便……万一有机会,也得让二姑在婆家挺直腰杆。
越是靠近那片区域,年节的热闹似乎也沾染了些许市井的喧嚣。
胡同里孩子们追逐放着小鞭,空气中除了硝烟味,还混杂着公共厕所飘来的若有若无的气味和各家厨房溢出的混杂香气。
陈识拎着分量不轻的年礼,在狭窄的胡同里小心避让着玩耍的孩子。
按照记忆找到门牌号,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老旧院门,朱漆剥落,门楣上的砖雕也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