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为伪军洗白(第3页)
然而,这场胜利并非没有代价,抗日军也战死战伤了兄弟多达两千余人。
第二师在这场战斗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战斗力也因此大幅削弱。
面对这种情况,徐剑飞果断下令,让田绍刚率领的第2师,带着投诚的军队撤回根据地进行整编休整,以恢复战斗力。
调来了第一师二虎的军队,让他们接替第2师的防务,驻守刚刚收复的两座县城,并准备拔除第三座县城——怀宁。
怀宁的鬼子守军,目睹了整个战役的经过,深知自己的主力已经被彻底歼灭,自己已经孤立无援,而城中的那一个团伪军不仅不是友军,反而极有可能,不,是必定成为他们背后的致命威胁。
在经过与武汉方面的请示后,这些鬼子守军决定在烧杀抢掠一番后,主动放弃怀宁县城。
然而,武汉的日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对这三座县城发动了两次反击。
面对敌人的大兵压境,徐剑飞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灵活应对。
当敌人来势汹汹时,他果断下令部队撤离县城,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而当敌人的大军离开后,他又迅速组织力量,将失去的县城重新夺回。
就这样,经过了两次激烈的拉锯战,武汉的日军开始觉得这三个县城变得如同鸡肋一般。
驻军少了,就会被抗日军逐个击破;驻军多了,可此时整个中国战场到处都急需兵力,即将爆发的大型战役更是让日军捉襟见肘,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驻守这三个小小的县城。
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日军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彻底放弃这三座县城。
这个决定对于日军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但他们也别无选择。
而在日军放弃这三座县城的同时,敌后武工队却在积极地行动着。
他们通过广泛的宣传和组织,成功地发动了当地群众,建立起了农村政权。最终将这三座原本属于日军的粮食基地,鱼米之乡,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三座县城的纳入,对于鄂豫皖根据地来说意义非凡。从此,根据地的粮食危机得到了解决。从此,二叔再也不必为几万人的吃饭问题犯难了。
为了解决一个人的难题,就让双方战死近万,值得吗?徐剑飞啊,你需要反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