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特战队淡吃萝卜

第341章 伪军出兵(第3页)

徐光标站在一个低矮的丘陵顶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敌人的防线阵地。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对面的情况。

徐光标毕业于黄埔军校,虽然他在军校时并非尖子班的学生,但也绝非差等生。他对军事有着相当的了解,绝非那种酒囊饭袋、草包之辈。

透过望远镜,徐光标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面阵地上的土工作业。只见抗日军的士兵们分工明确、动作熟练,挖掘战壕、修筑掩体,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有板有眼。

与此同时,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里的战壕,与自己所学的有所不同。

这些战壕并非笔直的线条,而是呈现出蜿蜒曲折的形状,并且在其中间还不断地出现着v型结构。

这一发现让他感到十分困惑,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些v字型的战壕,究竟有何作用。

从常理来看,曲曲弯弯的战壕再加上这种v字型的设计,会导致敌人的火力和兵力分散,难以集中输出火力,这无疑是一种不利的布局。

然而,他深知对面的敌人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这样布置战壕,其中必定蕴含着某种深意,绝对不是吃饱了撑的。

经过深思熟虑,他果断地对炮兵参谋下达命令:“对他们的阵地展开炮火试探性轰炸,摸一摸他们这种战壕的底细。”

接到命令后,炮兵参谋毫不迟疑地奔向炮阵地,迅速传达指令。

随着一声令下,12门山炮齐声怒吼。刹那间,12发炮弹如流星般划破长空,呼啸着径直飞向敌人的阵地。

这些炮弹犹如长了眼睛一般,准确无误地落在了敌人的阵地上。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有三发炮弹竟然精准地钻进了敌人阵地的战壕里。随着炮声隆隆响起,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一个敌人的士兵高高地抛向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