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这家伙真的太狗了(第2页)

然而,正如物理定律所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

当砍一刀的病毒式裂变以指数级的速度扩散时,它对用户社交关系的挖掘和消耗,也很快逼近了临界点。

最初的狂热过去后,一种普遍的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开始如同潮水般悄然蔓延。

成功的代价,开始逐渐显现。

首先感受到这股反噬力量的,是无数普通用户的社交网络。

曾经充满亲情友情的威信群、朋友圈,逐渐被各种砍一刀、帮助力的链接所‘污染’。

家族群里:

三姑又发了一个链接,紧随其后的是一连串的@全体成员。

“@所有人各位亲人们,帮忙点一下呀,就差一点点了!”

群里寂静无声。

几分钟后,三姑又忍不住单独@了几个年轻晚辈。

“@大侄子@二外甥女你俩年轻人手快,帮姑点一下呗?”

又过了十分钟,无人回应。

三姑只好发了个尴尬的表情,配上语音:

“哎哟,都忙着呢?老三啊?老三?看见链接没?帮姐砍一刀呗?”

被称为老三的叔叔,默默设置了消息免打扰。

朋友群、同学群里。

曾经热闹的聊天吹水群,也逐渐变了味。

“兄弟们,江湖救急!砍一刀!”

“姐妹团们,靠你们了!帮我助个力!”

一开始,大家出于情面,还会顺手点开。

但当同一个人每天发三四次,当群里的信息几乎被各种链接刷屏时,沉默和厌烦成了主流反应。

有人实在忍不住,委婉地提醒:

“那个,群里尽量少发点广告链接吧?”

发链接的人立刻反驳:

“这哪是广告?这是福利!真能拿到钱的!你看王晓华就拿到了!”

然后往往演变成一场不欢而散的小争执。

同事间,办公室里的氛围也变得微妙起来。

新来的实习生小王,犹豫了很久,趁着午休凑到部门领导身边,小声说:

“领导,那个帮个忙呗,帮我砍一刀。”

领导正盯着电脑屏幕,头也没抬,淡淡地嗯了一声,没有任何动作。

小王尴尬地站了一会儿,讪讪地回到工位。

他没看到的是,领导在他转身后,微微皱了下眉,暗想:

成天他妈砍一刀,这个月他的绩效考核看来得好好聊聊了。

这种社交疲劳和厌烦情绪,在网络上找到了绝佳的宣泄口,并迅速催生出一种独特的、带着强烈调侃和无奈色彩的网络亚文化砍一刀梗文化。

网友们用极大的造梗才华,将这种烦恼转化为一个个令人捧腹又深感共鸣的段子,在微博、贴吧等平台疯狂传播。

这些梗图和金句,极其精准地捕捉到了砍一刀对社会关系的消耗。

有人说:

“妈的,李世民人家十四岁带兵起义,孙策十八岁称霸江东,你这逼样的二十多岁了,还让我拼多多给你砍一刀?”

配图通常是一个颓废的年轻人跪求砍一刀和古代英雄的飒爽英姿对比。

也有人说:

“我跟你什么关系?啊?什么关系?是那种我帮你砍了拼多多,你就帮我带老家土特产的关系吗?是那种我帮你点了助力,你就请我吃饭的关系吗?都不是?那你特么还好意思天天发?”

还有人在贴吧发言:

“砍一刀,砍一刀,我特么一天天的,威信好像给你下的,我啥也不用干了啊?不是帮你拼夕夕砍一刀,就是帮你拼夕夕助个力,一天特么装作看不着都不行,跟着屁股后打电话,你特么活不起了啊?”

这段充满爆发力的吐槽语音被做成各种表情包和视频,浏览量过亿。

还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发:

“你没事儿可以跟我聊天,可以跟我打电话,但你再特么跟我拼夕夕砍一刀,砍一刀的,我特么去给你砍了!”

配图通常是一把血淋淋的菜刀。

这些梗的疯狂传播,既是用户情绪的宣泄,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砍一刀模式野蛮生长背后的隐忧。

拼夕夕在享受巨大流量红利的同时,其品牌形象也开始被贴上骚扰、套路、消耗人情等负面标签。

在拼夕夕总部的一次核心高管总结会议上,气氛不再像之前那样纯粹乐观。

黄政和秦风在展示了令人振奋的业绩数据后,也面色凝重地切换了ppt页面。

上面展示的是舆情监测部门收集来的海量负面反馈和那些广为流传的梗图、段子。

“张董,黄总。”

秦风的声音带着一丝复杂情绪:

“砍一刀和助力现金的战略目标超额完成,毫无疑问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舆论压力和用户口碑的下滑,也是空前的,这种对社交关系的极致挖掘,副作用开始大量显现,数据显示,虽然用户总量还在增长,但单个有效助力的获取成本在急剧升高,老用户的疲惫感非常明显,很多人看到了链接选择忽略,甚至因此卸载了我们的App。”

黄政看着张杭:

“舆论场上,我们是黑红的典型,很多人拿卢老爷那个事嘲笑我们套路深,缺乏诚信。”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大家都看向始终沉默不语的创始人张杭。

张杭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那些刺眼的梗图和吐槽,脸上却没有太多意外的表情,反而异常的冷静。

“争议和吐槽,是这种激进玩法必然的副产品。”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而清晰:

“甚至可以说,它能形成如此大规模的社会文化现象,产生这么多梗,恰恰说明了它真正深刻地触及了现代人社交关系的边界和痛点,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功标志。”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城市:

“它完美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就是在最短时间内,用最低的现金成本,撬动了最大规模的流量,帮助我们突破了巨头的封锁,站稳了脚跟。”

他转过身,目光变得锐利: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社交裂变的红利不可能无限期吃下去,用户会疲劳,关系会反弹,所以,我们的策略必须调整。”

“首先。”

他下达指令:

“大规模的助力现金补贴活动,可以逐步降低力度,择机停止,它的使命已经完成,砍一刀免费拿商品的玩法可以保留,但算法要优化,最终的成功概率要适度提升,减少屠龙刀砍冒烟这种极端负面案例的出现,我们不能真的把用户当猴耍。”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

张杭强调:

“我们不能沉溺在流量狂欢里,下一步,在维持这波热度带来的用户基本盘的同时,我们的核心要转向消化和转化,要着力改善用户体验,打击虚假发货、劣质商品,提升客服响应速度和质量,优化物流体验,我们要开始努力修补品牌形象,告诉用户,拼夕夕不只是会砍一刀,我们也能提供性价比高的好商品,也能提供靠谱的服务。”

“流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我们要推动这些靠砍一刀进来的巨大流量,在我们平台上实现更高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价值转化,从社交游戏场,真正转变为一个信任电商场,这才是我们长期的立身之本。”

张杭的定调,为拼夕夕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所有人都清楚,砍一刀的疯狂时代即将告一段落,它留下了惊人的战果,也留下了一地鸡毛和需要长期修复的品牌口碑。

拼夕夕这艘猛冲猛打的战舰,在取得了奇袭的巨大战果后,开始需要调整风帆,考虑更平稳和长远的航行了。

砍一刀风暴渐渐平息,但它所创造的传奇、所带来的改变、以及它所催生的无数梗与话题,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互联网文化之中,成为一个时代的独特注脚。

而拼夕夕的故事,也翻开了新的、更具挑战的一页。

次日。

在拼夕夕总部最大的会议室里,正在召开一场高度保密的战略复盘与战果盘点会。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不再是实时滚动的流量数据,而是一张张经过精密核算、结论清晰的图表。

气氛庄重而热烈,每一位与会的高管脸上都洋溢着打了一场大胜仗后的自豪与兴奋。

黄政作为Ceo,亲自站在屏幕前进行汇报,他的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各位,过去一个多月,我们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现在,是时候盘点我们的收获了!”

他点击遥控器,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一张电商市场格局占比的饼状图。

“根据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最新数据。”

黄政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念出那个足以震动整个行业的结论:

“截止目前,按年度活跃买家数计算,拼夕夕已经超越所有其他对手,稳居电商行业前三甲!仅次于阿里和惊东!”

会场里响起一阵抑制不住的低声惊呼和掌声。

虽然大家早有预感,但当这个结论以如此正式和权威的方式被确认时,所带来的冲击力依然是巨大的。

从一家深耕下沉市场、被巨头视为疥癣之疾的公司,到一举跻身顶级巨头行列,他们只用了短短几个月,而最近的这次爆发性增长,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黄政继续展示下一组核心数据:

“我们的年度活跃买家数,已经突破5亿大关!这意味着,几乎每三个网民中,就有一个是我们的用户!”

“我们的日均订单量峰值,稳定在亿级别,物流电子面单日均下发量位列行业极前列,已经成为所有快递公司无法忽视的超级客户!”

“平台gmv同比增长超过180%!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我们的市场份额正在急速扩张!”

一个个数字,如同一枚枚重磅炸弹,轰击着与会者的神经。

这些数字背后,是海量的流量、巨额的交易、以及无限的可能性。

秦风接着汇报了更详细的用户画像和财务情况:

“新增用户中,来自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占比显著提升,达到了45%!这意味着我们成功上行,打破了固有的下沉市场标签,用户年龄层也更加广泛,年轻群体和中年群体占比均衡。”

“虽然砍一刀和助力现金活动投入了巨额的营销费用,但带来的用户增长效益是极高的,我们的单用户获客成本,远低于行业同期水平!而从长期用户价值看,这批新用户的潜在价值巨大。”

“更重要的是。”

秦风强调:

“巨大的流量带来了强大的货币化能力,平台广告收入、佣金收入随着交易量和流量的暴增而呈指数级增长,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现金流和财务状况,资本市场给予了我们极高的估值认可!”

所有人都明白,拼夕夕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现象级产品,它已经成了一家真正具备强大造血能力、拥有庞大稳固用户基础的商业巨头。

阿里和惊东试图用百亿补贴这种传统武器进行的围剿,不仅没有扼杀它,反而在砍一刀这种奇特的、充满争议的社交裂变玩法面前,显得笨拙而低效,最终被迫战略收缩。

会议的最后,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一直沉默聆听,脸上带着淡淡笑意的张杭。

黄政恭敬地说:

“张董,这一切的奇迹,都源于您当初提出的砍一刀奇谋,您还有什么指示?”

张杭缓缓站起身,走到屏幕前,目光扫过那些令人眩目的数据图表。

他的眼神中有欣慰,有赞赏,但更多的,是一种超乎常人的冷静和洞悉一切的深邃。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等待着他的总结。

“大家做得非常好。”

张杭开口,声音平稳:

“我们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成果远超预期,这些数据,非常惊人,值得每一个人骄傲。”

他停顿了一下,话锋微微一转,说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高管都感到有些愕然,甚至难以理解的话:

“在我的预期里,拼夕夕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原本可能需要两年,甚至三年。”

他轻轻敲了敲屏幕上行业前三那几个字:

“但我们只用了两个多月,就走完了这段最艰难的路程。”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张董的预期?

他早就预见到拼夕夕能进前三?

还精确到了时间?

这听起来像是......事后诸葛亮的夸张说辞?

但又不像,因为他的语气太过肯定和自然,仿佛在陈述一个事实。

只有张杭自已知道,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是事实。

作为重生者,他脑海中有着上一世拼多多发展的完整轨迹。

他知道拼多多会成功,会成长为巨无霸,但那个过程充满了更多的试探、迭代和相对缓慢的积累。

而他自已,凭借着重生的先知和更果决的手段,将砍一刀这个核武器在最关键的时刻祭出,以更猛烈、更激进的方式,极大地加速了这个进程,将成功的时间表提前了无数倍。

两个月,走完了前世两三年才走完的路!

这是独属于他一个人的、无法与人言说的巨大成就感。

他收敛心神,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深入,而是看向未来:

“但是。”

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目光变得锐利:

“这也意味着,我们提前站在了原本不属于我们现在这个阶段的高度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审视也将是前所未有的。”

“以前的我们,可以躲在下沉市场的标签下默默发育,巨头们虽然警惕,但并未真正倾尽全力,但现在不一样了。”

张杭的目光扫过每一位高管:

“从今天起,阿里和惊东会将我们视为真正的、最危险的对手,所有的明枪暗箭,所有的竞争手段,都会升级,我们过去的很多打法,会迅速被模仿、研究甚至针对。”

“我们凭借砍一刀这种非常规武器取得了奇袭的成功,但战争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供应链、商品品质、用户体验、物流效率、技术实力,我们提前享受了流量爆炸的红利,也就必须提前补上这些必修的功课。”

“所以。”

张杭做出了战略定调:

“狂欢结束,盘点收获是为了认清自身,更是为了看清前路,从今天起,拼夕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化内功,巩固胜利阶段。”

“下一步,全公司的重心必须调整。”

“商品与供应链,成立百亿生态专项,真金白银扶持优质品牌和工厂入驻,严打假劣,提升整体商品品质和性价比。”

“全面提升客服体系,优化售后流程,降低用户投诉率,物流体验必须提升,电子面单只是开始,要深入合作甚至自建物流体系的部分环节,启动品牌升级计划,逐步淡化仅会砍一刀的刻板印象,向实惠品质的新形象转变,加大算法投入,让推荐更精准,让交易更高效,技术要成为支撑我们庞大体量的坚固底盘......”

张杭的讲话,为这场胜利的狂欢注入了一剂清醒剂。

高管们从巨大的喜悦中冷静下来,神情变得严肃而专注。

他们明白了,奇迹般的胜利已将他们推上了一条更险峻但也更广阔的征途。

过去的成功只是拿到了入场券,真正的巨头游戏,现在才刚刚开始。

会议结束后,张杭独自一人留在会议室,再次看向那些辉煌的数据。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形成一个深邃的弧度。

“两年路程,两个月走完。”

他低声自语:

“感觉,真是不错,那么,接下来的好戏,也该提前上演了。”

在他的脑海里,关于农村战略、新品牌计划、跨境电商......等一系列更宏大的蓝图,已经开始徐徐展开。

拥有了远超前世同时期的流量和体量,他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去更快地落子布局,去开启一个属于拼夕夕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拼夕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而这一次,它不再是追赶者,而是规则的挑战者,甚至是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