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精心安排的剧本(第3页)

 

电话那头传来Cfo沉稳的应答声:

 

“明白,杭董,我会密切关注,特别是与陆家关联的几个资本渠道。”

 

而在京都。

 

一场看似普通却规格极高的私人商界饭局上。

 

几位能量不小的老板推杯换盏之余,话题也不可避免地扯到了最近圈内最引人注目的动态。

 

“听说了吗?陆家那个老大陆鸣,昨天回来了。”

 

一个略微秃顶、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压低声音,他是大型国企的副总,消息灵通:

 

“一下飞机就被陆则接走了,直奔京都老宅,见了老爷子之后,今天就在江州约人密谈了。”

 

“啧啧,这是来者不善啊。”

 

另一个穿着中式褂子、把玩着沉香手串的男人接话道,他是本地的一位地产大亨:

 

“听说下午见了张杭手下那个搞短视频的孙毅,晚上又跟凌云商会那位余会长碰了头,这架势,明摆着是冲张杭去的啊!”

 

“张杭那小子这两年窜得太快了,简直像坐了火箭,搞得大家都很紧张啊。”

 

一个互联网新贵感慨道:

 

“是该有人出来敲打敲打了,不过陆家背景硬,余美玉那女人也是个狠角色,手黑着呢,张杭这次怕是遇到真正的麻烦了,双拳难敌四手啊。”

 

“敲打?我看是神仙打架咯!”

 

秃顶副总摇摇头:

 

“咱们啊,还是看戏就好,来来来,喝酒喝酒,这杯敬各位老板发财!”

 

众人哄笑着举杯,但彼此交换的眼神中,都带着几分心照不宣的谨慎和观望。

 

山雨欲来风满楼,江州的商界,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风暴。

 

次日,中午,陆鸣和林威在京都会面。

 

两人商谈了足足两个半小时。

 

陆鸣正式对林威的逗鱼tv,云听等等深度合作、注资,成为公司第二股东。

 

资本的动向,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张杭也知道这些事儿,不过,他觉得这点东西,只是开胃菜。

 

然而......陆则引发的一场变动,开始了。

 

七月十二号,傍晚。

 

京都环球金融中心顶层,缦语空中酒廊。

 

这里正在举行一部备受期待的艺术电影浮城的庆功发布会。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整个璀璨夜景,霓虹闪烁,车流如织,宛如一条条光带汇入脚下的星河。

 

场内,衣香鬓影,觥筹交错,导演、明星、投资人、平台方、媒体人汇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香槟、香水与成功交织的味道。

 

孙毅穿着合体的西装,受邀而来参加活动。

 

他端着一杯香槟,略显应付地站在一角。

 

这种场合他来得不少,多是出于ks品牌曝光、维系娱乐圈人脉的考虑,本质上他更愿意待在办公室看数据报表。

 

他和几个相熟的平台负责人寒暄了几句,交换了些行业八卦,便有些意兴阑珊,目光偶尔扫过窗外令人震撼的夜景。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被吧台边一个独自伫立的身影吸引。

 

那是一位美女,约莫二十七八岁,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烟灰色真丝缎面吊带长裙,外搭一件柔软的白色针织开衫,恰到好处地平衡了性感与知性。

 

她并未像其他人那样热衷社交,只是微微侧身,倚着吧台,安静地看着窗外,手中一杯马丁尼几乎没怎么动过。

 

她的侧脸线条柔和,鼻子挺翘,眼神似乎有些放空,带着一种与周围浮华格格不入的疏离感和淡淡的忧郁。

 

这种气质在喧嚣的酒会上反而格外显眼。

 

孙毅正看着,一位相熟的制片人走过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笑道:

 

“怎么,孙总也对夏梦小姐感兴趣?”

 

“夏梦?”

 

孙毅收回目光,抿了口香槟。

 

“嗯,夏梦,一位挺有想法的独立制片人兼影评人,以前在国外学过电影,回来做了几部挺有格调但没什么票房的文艺片,据说家里条件不错,能支撑她追求理想,性格有点清高,不太合群,但肚子里有货,对内容的理解很深。”

 

制片人介绍道:

 

“要不要介绍一下?”

 

孙毅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这时,酒会主办方开始致辞,人群向中间聚拢。

 

孙毅也被裹挟着向前,不经意间,正好站到了那位夏梦小姐的旁边。

 

致辞冗长而乏味。

 

孙毅听到身边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带着一丝无奈。

 

他侧头,正好对上夏梦看过来的目光。

 

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微微弯了弯嘴角,那笑容很浅,却瞬间冲淡了她身上的疏离感。

 

“每次这种场合,都觉得像是在浪费时间,但又不得不来。”

 

夏梦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点慵懒的磁性,仿佛只是在自言自语,却又恰好能让孙毅听到。

 

孙毅心有戚戚焉,笑了笑:

 

“同感,不如窗外的风景有意思。”

 

“是啊。”

 

夏梦转头看向窗外,眼神变得柔和:

 

“每次看这座城市,都觉得它像一座巨大的、永不落幕的剧场,每个人都在上演自已的故事,而我们,既是观众,也是演员。”

 

这个话题引起了孙毅的兴趣:

 

“很有意思的比喻,尤其是做我们这行。”

 

他示意了一下自已ks的工作证:

 

“每天都能看到无数人上传他们自已的微型戏剧。”

 

夏梦的眼睛微微一亮,似乎找到了知音:

 

“ks?我知道,我很喜欢你们平台上的一些内容,特别是那些记录普通人生活瞬间、带有强烈情绪和故事感的短视频,它们比很多刻意编排的电影更真实,更有力量。”

 

她顿了顿,补充道:

 

“比如上次我看到一个在工地打工的父亲,休息时用泥灰在地上画女儿肖像的视频,那种笨拙又真挚的情感,非常打动我。”

 

孙毅有些惊讶,他没想到一个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文艺女性,会去关注并深刻理解ks上这种草根内容的内核。

 

“那个视频我们也注意到了,数据反馈和用户情感共鸣都非常好,这说明用户并非只喜欢猎奇和搞笑,真诚和有温度的内容永远有市场。”

 

“没错!”

 

夏梦的语气带上了几分兴奋,仿佛找到了难得的讨论对象:

 

“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创作门槛,但真正的好内容,内核始终是关于人的,如何发现、激发并呈现这种人的光芒,我觉得是ks这类平台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最难的地方,算法推荐固然高效,但有时候会不会也,嗯,局限了用户的视野?让他们不断重复消费自已已知喜欢的东西?”

 

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孙毅近期正在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

 

如何打破信息茧房,让优质内容获得更公平的分发机会。

 

他不由得认真起来: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深刻,这确实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算法和人工编辑,效率和公平,如何平衡是个大学问......”

 

两人就这样,从一个小小的视频案例,自然而然地深入了下去。

 

他们聊短视频的叙事节奏与传统影视的异同,聊用户心理,聊内容创作的匠心与随意感,甚至聊到了法国新浪潮电影对当代短视频创作的潜在影响,孙毅发现,夏梦的见解绝非浮于表面,她不仅有理论高度,对具体的案例和数据分析也颇有见地,很多想法与他英雄所见略同,甚至能给他带来新的启发。

 

酒会的主角似乎是那部电影和它的主创,但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孙毅和夏梦却聊得越来越投机,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孙毅很久没有遇到能在这个层面上与他进行如此顺畅和深入交流的女性了。

 

他感到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愉悦和满足。

 

“不好意思,光顾着我说了。”

 

夏梦忽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捋了一下耳边的碎发:

 

“可能是遇到懂行的人,有点兴奋了,孙总您别见笑。”

 

“哪里的话。”

 

孙毅由衷地说:

 

“和夏小姐聊天很有收获,很多观点让我茅塞顿开,没想到夏小姐对短视频领域也有如此深入的研究。”

 

“只是兴趣所在,平时瞎琢磨罢了。”

 

夏梦谦虚道,眼神真诚:

 

“其实我一直很佩服像孙总您这样的实践者,能把想法落地,影响亿万人,这比单纯critique要难得多,也更有意义。”

 

这话让孙毅感觉很受用。

 

他拿出手机:

 

“夏小姐,今天聊得非常愉快,方便加个联系方式吗?以后关于内容方面,或许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向您请教。”

 

“当然可以。”

 

夏梦落落大方地拿出手机,两人交换了威信,她的威信头像是一幅抽象的星空油画,名字就是本名夏梦。

 

第二天是周六,孙毅习惯性地来到他常去的那家名为墨韵的书咖。

 

这里安静,藏书丰富,咖啡品质也好。

 

他点了一杯手冲耶加雪菲,拿起一本关于互联网趋势的新书,准备消磨一个下午。

 

刚坐下没多久,一个略带惊喜的声音响起:

 

“孙总?这么巧?”

 

孙毅抬头,看到夏梦正站在不远处,手中拿着一本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意外笑容。

 

她今天穿得很休闲,白色棉质衬衫,蓝色牛仔背带裤,头发松松地挽起,比昨晚少了几分正式,多了几分清新和书卷气。

 

“夏小姐?是啊,真巧。”

 

孙毅也笑了,心中那一点点是否太巧的疑虑,被眼前这赏心悦目的画面和重逢的喜悦冲淡了:

 

“你也常来这里?”

 

“嗯,这里安静,书也多,是我周末充电的据点之一。”

 

夏梦自然地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下:

 

“不打扰您吧?”

 

“当然不,一个人看书也挺无聊。”

 

孙毅合上手中的书。

 

两人很自然地又聊了起来,从手上的书聊开,谈到文学改编影视的得失,谈到女性主义思潮,最后又绕回到内容创作和用户洞察上。

 

夏梦的知识面之广,让孙毅再次感到惊讶。

 

第二次的碰面,让孙毅感觉到舒适。

 

周日,孙毅去参观一个朋友推荐的小众当代艺术展,主题是赛博格与身份认知。

 

在一个充满科技感的装置作品前,他又偶遇了夏梦,她正和一位看起来像艺术家的人交谈。

 

看到孙毅,她再次露出惊喜的表情,并热情地把他介绍给那位艺术家:

 

“李老师,这位是ks的孙总,他对内容和新媒介的理解非常深刻,孙总,这位是这次参展的艺术家李老师......”

 

于是,看展变成了三人行,讨论的话题也更加天马行空。

 

孙毅感觉自已的思维被打开了新的维度。

 

周一晚上,孙毅加班结束后,习惯性地走到公司楼下那家他经常光顾的精品咖啡馆豆研社,想买杯咖啡提神回家。

 

“一杯冰博克拿铁,谢谢。”

 

他对熟悉的咖啡师说。

 

“孙总,好巧,又遇到了。”

 

一个温柔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孙毅转头,看到夏梦正坐在靠窗的高脚椅上,面前放着一台macBookAir和一杯喝了一半的抹茶拿铁,屏幕上似乎是某个剧本的界面。

 

她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笑容依旧温暖。

 

“夏小姐还在工作?”

 

孙毅拿着咖啡,很自然地走到她旁边坐下。

 

“嗯,有个本子要赶一下进度。”

 

夏梦揉了揉眉心:

 

“家里有点吵,只好出来找地方干活,孙总才下班?真是辛苦。”

 

“互联网公司,常态了。”

 

孙毅喝了一口咖啡,冰凉的液体让他精神一振。

 

他看着夏梦屏幕上的剧本格式,问道:

 

“是新电影项目?”

 

“一个小成本的艺术片项目,拉投资比较困难,只能自已先打磨好本子。”

 

夏梦的语气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但她很快又振作起来:

 

“不过没关系,做自已喜欢的事情,总是开心的。”

 

几次偶遇之后,孙毅和夏梦已经变得比较熟悉。

 

周五晚上,孙毅主动邀请夏梦共进晚餐,地点选在了一家氛围很好的意大利餐厅。

 

晚餐的气氛非常愉快。

 

他们聊艺术,聊电影,聊旅行见闻,也聊彼此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和烦恼。

 

夏梦很善于倾听,也能给出恰到好处的回应和安慰。

 

孙毅感觉自已这段时间积累的压力和疲惫,在这样轻松愉快的交谈中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餐后,服务员送上了甜点和餐后酒。

 

夏梦喝了一点甜甜的鸡尾酒,白皙的脸颊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眼神也比平时更加水润明亮,少了几分疏离,多了几分娇慵和感性。

 

她微微摇晃着酒杯,眼神迷离地看着孙毅,声音比平时更软糯,带着一丝真诚的崇拜和感慨:

 

“孙总,你知道吗?这几天和你聊天,我真的觉得很惊喜,也很庆幸。”

 

“哦?庆幸什么?”

 

孙毅笑着问,心情很好。

 

“庆幸能遇到你这样的人。”

 

夏梦的眼神非常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人:

 

“我见过太多这个圈子里的人了,很多所谓的投资人、老板,满身名牌,开口闭口就是ip、估值、流量、变现,眼睛里只有数字和利益,浑身散发着,嗯,一种急功近利的铜臭味。”

 

她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像是在分享一个秘密:

 

“但你不一样。”

 

“孙总,你的眼睛里是有光的。”

 

“我能看到你对内容本身的那种热爱,那种想要创造好东西、想要影响人、想要留下点什么的执着和匠心。”

 

“你不是仅仅把ks当成一个赚钱的机器,你是真的在思考如何让它变得更好,更有意义。”

 

最后这句话,她说得格外真挚,眼神清澈,毫无作伪的痕迹。

 

孙毅的心猛地一跳。

 

这句话,像一颗经过了精密计算、裹着最甜美糖衣的炮弹,精准无比地击中了他内心最深处、连他自已都时常忽略或不愿直视的角落。

 

那份对于自身价值和才华被充分认可、对于超越纯粹商业成功、对于在更核心舞台施展抱负的渴望。

 

他清楚地知道沈浩在开心游戏的风光,张大福在威信科技的核心地位。

 

ks固然重要,但似乎总是独立于张杭最核心的权力圈层之外。

 

他也曾有过不甘和失落,但都被理性的思考和信任压制了下去。

 

此刻,被一个如此有才华、有品味、看似超脱物外的红颜知已如此直白而精准地指出来,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和惋惜,那种冲击力是巨大的。

 

当然,警惕心不是没有。

 

从第一次偶遇开始,孙毅内心深处就隐隐有一丝怀疑。

 

这一切是否太过完美?

 

太过巧合?

 

夏梦的出现,是否与陆鸣的接触有关?

 

他甚至私下里简单查过夏梦的背景,似乎确实如那个制片人所说,是一个家境不错、追求理想的独立制片人,没有明显的可疑之处。

 

但此刻,在美酒、美食、美景和如此动听的知音之语的包围下,那一点点疑虑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么不合时宜。

 

他宁愿相信这就是缘分,这就是上天对他的一种补偿。

 

他感到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和虚荣心被填满的舒适感。

 

他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举起酒杯:

 

“夏小姐太过奖了,能遇到你这样懂内容、有见地的朋友,也是我的幸运,来,为我们的相遇和,难得的投缘,干杯。”

 

两只高脚杯轻轻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孙毅看着眼前双颊绯红、眼神迷离的夏梦,心中那片原本坚固的忠诚堤坝,已然被这温柔的潮水,冲开了一道细微却深刻的裂痕。

 

他猜到了这可能是精心安排的剧本,但台上的角儿如此动人,戏码如此贴合他的心绪,他竟有些舍不得拆穿,甚至开始享受其中,潜意识里期待着下一幕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