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什么是人才(第2页)

  乔雨琪这才放松了些,走到镜子前,看了眼,嘴唇的确红润些,还很湿润,除此之外,没太大的变化了。

  她擦了擦嘴唇,便转过头,此时有人敲门了。

  “张杭呀,还没起床吗?你朋友来了。”

  “谁啊?”张杭拉开窗帘,看了眼,是一辆黑色的宝马车:“奥,是老彪啊。”

  张杭捏了捏乔妹的脸蛋:“走,下去坐会儿。”

  乔雨琪嗯了声。

  乖巧的跟着张杭下楼,到了客厅,孙大彪也拎着两箱子的茅台进屋了。

  “过年好啊,新年快乐......”

  孙大彪很热情的打招呼,看到张杭后,称呼为老板。

  两箱飞天茅台年代酒,十几年前的老酒,两箱的价值差不多十万左右。

  吃水不忘挖井人。

  孙大彪给张杭送礼,肯定是舍得花钱的。

  他也看到了未来和前途。

  在鹤城,自己的人脉关系,以及那点生意,比不过去江州的发展。

  去了不到半年啊,就买了宝马7系,衣锦还乡......

  以前的他,看上去很牛逼,实际上一年到头,剩不下多少钱,现在的他从内核变得富有,买一辆宝马车,手里还有不少钱呢。

  所以今年四处送礼,孙大彪准备的比较充分,花了大价钱,不过也只有张杭这里是最贵的。

  孙大彪坐着聊了几分钟。

  张承文和乔亮他们明白,孙大彪是张杭公司的副总。

  孙大彪适时离开。

  走到门口,上了自己的车。

  这一幕,让乔亮心中唏嘘:和张杭混的,都开宝马7系了......

  以前乔亮觉得,自己有个小轿车宝来,有一些存款,是圈子里比较成功的,可现在,只过了半年多,怎么感觉自己的爱车,越来越矮了......

  又过了几分钟。

  乔雨琪和张杭说着关于比特币收购的事。

  过程很轻松,那些矿工不愿意留这东西,很容易就能收过来。

  张杭说的十万枚任务,可能再有一个半月左右,就差不多能完成了。

  比特币啊。

  张杭笑了笑:“很好,继续加油。”

  乔妹坐了一会儿,和爸爸妈妈离开了,去串门。

  张杭家里,大概上午九点五十分。

  就有亲戚开始登门了。

  四叔张承全带着小女儿,小布丁来到家里,他们带了六箱礼品,和往年差不多,都是些水果、啤酒和饮料等。

  然后一家又一家的亲戚,陆续到来。

  厨房开始忙碌了起来。

  好些亲戚都在厨房帮忙,大概下午一点半,饭局开始了。

  这一次,父母两边大部分亲属都来了。

  张杭本来属于年轻小孩那桌的,但实力不允许啊,他坐在主桌。

  和张杭同龄的几个人,看他的眼神也有不同,羡慕或一些无奈。

  “计划书小杭看过了,他很支持和看好。”

  王宏军张罗着说:“等过了十五,公司会成立,大家按照自己的计划书,可以行动起来了......”

  这是张杭愿意见到的事,他出钱帮帮忙,但不出力,还是要以王宏军为主导。

  张杭觉得自己其他事都很忙了,餐饮这里是肯定不会参与什么。

  赚钱了就拿分红,赔钱了也无所谓。

  虽然成功的概率高一些,但也存在赔钱的可能性。

  像传媒公司,要是没有三千多万违约金,整个公司的运营,肯定是赔钱的。

  当然,也正因为有那笔钱,张杭才会开发小丑舞团。

  开公司的最终目的,肯定是为了盈利。

  张杭也希望大家能够努力完成他们想做的事,完成想要奋斗的目标。

  当王宏军说完后,张杭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至于王彩霞和张承文,完全被这种投资浪潮的激情氛围所覆盖。

  直到十几分钟后,话题才聊到了生活方面。

  张承文这才找到了归属感。

  从下午一点开始,饭局持续到三点钟。

  大家下了餐桌后,众人围绕着张杭和王宏军,聊着关于创业的事。

  “小杭在江州买了大别墅。”

  “里里外外花了七百万。”

  “说那个太远了,哈哈,看外面那辆揽胜,就要小两百万啊。”

  “谁能想到,小杭这小小的年纪,竟然当大老板了。”

  “有一说一,这个确实想不到,咱们的二十岁,不是在玩泥巴,就是在弹溜溜......”

  时代不同了。

  张杭这批长辈,对全国的大环境而言,就他们那个年龄段的,曾经都经历过困苦,资源很少,小时候,能吃上一碗白米饭,都很幸福,能吃上一个白馒头,都很香。

  再后来,还有馒头沾白糖的吃法......

  张杭出生后,依稀记得,小时候自己期盼过年,只有过年那天,才会是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平时家里的菜,以素为主,肉菜少见。

  而如今,满桌子的美食,鸡鸭鱼猪牛羊驴马肉,应有尽有啊。

  一直到下午五点多。

  亲戚们陆续离开。

  大年初一这天,也差不多结束了。

  来的亲戚,带的礼物很多很多,当然了,王彩霞也给出去不少红包。

  接下来的几天,几乎就是每家请客吃顿饭,吃完饭玩牌啊,聊天啊,各种各样的活动,亲人们欢聚一堂,潇洒娱乐。

  大概六点钟,张杭开着路虎车,来到了九龙国际大酒店。

  到了凌妃的房间,两人出门,去了一家电影院。

  看了一场仙境之桥的电影。

  又逛逛街,晚上十点回到酒店。

  水路,旱路,空路,都得依次体会,其中美妙,不必外人道也。

  西杭。

  大年初一这天。

  李钰的小叔家,在附近的镇上有一个超大面积的住宅。

  亲人们一共十几个人,每年都会在这边玩几天,每家都能住下。

  并且小叔李汉年年都在这边买头猪,吃热乎的杀猪菜,是他很喜欢的。

  “东北杀猪菜,味道好,我啊,就馋这口。”

  李钰的父亲李盈,在家里是老大,下面还有老二李鹤,老三是李汉,小妹是李兰。

  现如今,只有老二李鹤夫妇,十年前出车祸,人没了。

  他们有个女儿,叫李英竹,今年三十六岁,八年前也就是她二十七岁的时候,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个外国友人,最后嫁到了国外。

  她生下了一个女儿,前不久听说离婚了,今天也是李英竹带女儿回国的日子。

  李钰和李英竹偶尔会打电话。

  以前经常会在一起玩,那个时候,李钰才十几岁。

  她也挺喜欢和姐姐出去嗨,总能见识到不一样的情况。

  不过,想起了姐姐的脾性,李钰总会莞尔而笑。

  雷厉风行!

  很多时候,都是说一不二的。

  这是从小养成的性格,她爸爸妈妈,希望孩子有主见,日常生活中很多琐碎的小事,都让李英竹来决定。

  后来吧,因为太有主见,又被二位家长矫正一段时间,只是效果大打折扣,人是从出生到七岁左右,就已性格养成,再往后,想要改,谈何容易?

  在镇上的大院,这里以前是养老院,黄了后被李汉买下来的,改装一番,成了五栋住宅,每个都是三室两厅的格局,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乡下种菜,逢年过节让亲戚们来热闹热闹。

  也是家里条件好,所以能折腾的起。

  此时,下午两点钟,最中间的主房内。

  李盈和李汉在阳台处下棋,喝茶。

  李钰坐在沙发上,小姑李兰和她的两个女儿,加上其他少许亲戚,坐在旁边聊着天。

  “小钰啊,你交男朋友了吗?”李兰来到李钰身旁问道。

  “额......嗯。”李钰迟疑了下。

  她不太好意思,和家人说关于男朋友的事,但她想到了,如果否认的话,又会有一些亲戚,张罗着给自己找相亲对象,而且自己男友那么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