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准备送一份大礼(第3页)




    歼20当然安装了可以自主启动的辅助动力单元(ipu),但这个阶段肯定用不上。



    当穿着抗荷服的试飞员李纲沿登机梯跨入飞机时,刘永全注意到这位特级飞行员的动作停滞了一瞬间。



    尽管在此之前已经在模拟设备上进行过无数次体验,但真正进入这个未来感十足的座舱之后,还是难免被眼前整洁干净的布局和那两块超大面积的显示器所震惊。



    “座舱通电,操作程序启动!”



    毕竟是见多识广的老试飞员了,无线电中很快传来了李纲的声音:



    “电气供给情况正常!”



    “飞控系统激活……”



    “……”



    在两台涡扇10A发动机的轰鸣撕裂潮湿空气的那个瞬间,刘永全下意识抬起手腕看了眼表,然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一段内容——



    【2009年1月23日上午9时08分,2001号验证机装配的涡扇10A发动机顺利实现座舱内自主启动】



    “老刘。”



    杨韦的声音突然从他身后响起,刻意拔高的音量甚至压过了引擎的呼啸:



    “我参加工作比较晚,所以想跟你确认一下,早期型号的涡喷7发动机是不是串装了一部分苏制零部件?”



    刘永全的脸色闪过一丝迷惑,不过还是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



    “非要说的话,最开始的涡喷7其实就是组装的p11Ф-300,虽然数量很少,后面几个量产批次也确实沿用过一部分特殊渠道获得的零部件,但最晚到80年代,就已经实现完全国产了……”



    说完抬头看向对方:



    “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杨韦露出一笑:



    “因为我在想,歼20是不是第一种在首飞时候就已经用上全国产动力的型号。”



    他平时很少主动去提这些记录性质的东西,但绝非真的不关心。



    “唔——”



    刘永全沉吟片刻:



    “严格来说,1958年10月首飞的歼教1,就用了完全国产的喷发1A型发动机……”



    注意到对方略微黯淡下去的眼神,他又话锋一转:



    “不过那台发动机推力只有1.6吨,可靠性和寿命也不太过关,而且歼教1本身也只造了三架原型机,远远没有到定性投产的阶段……所以歼20应该还能算是正式型号中的首例……”



    杨韦没有立即回话,但脸上的表情无疑体现出他的满足。



    倒是刘永全接着刚才的由头继续说道:



    “首飞仪式,得把常总给请来吧……还有之前参与过十号工程的老前辈,比如你们宋总还有薛总。”



    他说着拍了拍那辆二八大杠的车座。



    “这个先不急,再等两天。”



    杨韦显然早有腹稿:



    “就当是给他们送个春节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