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在点燃太阳之前(第2页)
他斟酌词句许久,才给出了一个情商极高的评价:
“还真是……精炼。”
常浩南自己倒是看得开,当即换成了个更直白的说法:
“目前确实是简陋了一些,主要是出于研发周期考虑,爆轰段直接在大型风洞的基础上做了缩比设计,否则不需要这么夸张的长度。”
对于风洞,彭觉先是真的不懂,只能是常浩南说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他很快略过了中间的部分,来到那部作为负载的发电通道旁边。
能够看出,虽然彭觉先表面上控制得非常好,一副“我就随便看看”的样子,但心里却是极为感兴趣的。
以至于他丝毫没在意十五分钟之前才做出过“我不懂发电机”之类的表态。
盯着瞅了一会之后,开口第一句话便是:
“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分段法拉第构型的发电机?”
常浩南一边在心里吐槽您也是演都不演了,一边点点头回答道:
“没错,同样是为了简化结构……并且法拉第原理的发电通道结构比较简单,也容易和附面层抽吸技术结合。”
实际上,这应该算是两件分别独立的事情。
发电结构是韩陈峰做出的设计,而抽吸电极则是常浩南后来才想出的思路。
只是个中细节,就没必要和彭觉先介绍太多了。
后者的注意力则已经完全集中在了眼前的设备上:
“设计图方便给我看看么?”
其实照理来说,这种要求就已经有点敏感了。
大家毕竟分属不同的研究机构,你又是本领域的专家,看完之后要是给借鉴走了,那可没处说理去。
因此在问过之后,彭觉先又赶紧补充了一句:
“不需要特别细节的,整体结构完善就可以了……”
常浩南则表示无所谓,直接示意工作人员打开了发电通道的设计方案,甚至还附带着全部计算过程。
实在不是警惕性不够,而是以他如今的江湖地位而言,如果有人敢搞这种偷成果的事情,那恐怕是不想在国内混了。
彭觉先又找人要了杯水,然后在电脑前面坐定。
一看就是大半天。
连午饭都没吃。
而当他再次抬起头的时候,早已经把原本仔细斟酌的想法扔到了脑后:
“常院士,按照您之前的说法,应该是想要在太空探索领域应用这项技术?”
常浩南一听这话,就知道对方是准备说干货了,当即点头:
“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的标准组合虽然技术成熟,但在供电能力和使用寿命上都存在缺陷,而且太空环境中也并不是总有足够的光照……长远来看,聚变能当然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但是在此之前,仍然需要更加可行的技术,来帮助我们等到可控核聚变实现的那一天。”
“而在太空中烧开水显然是不现实的,同位素电源的发电能力又太弱,驱动一个机器人或许还可行,但不可能给一个太空设施或者基地供能,所以在确定磁流体发电的设想可行之后,我马上就想到了将其跟核能结合,设计一种直接实现热电转换的能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