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暗度陈仓(第2页)

刑牧春的反应则是跟半分钟前的梁彦刚完全一致:

“新型涂层能承受几千度的高温,而且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战术导弹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别说是风沙了,就算雨淋火烧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后者本来也就是为了岔开话题,所以并不过多纠结,而是顺势问出了另一个自己真正很感兴趣的问题:

“说起来,自打我们这次出发之后,美国人的卫星过顶频率就突然降低了……是上级采取了什么新的措施么”

之前试射东风16的时候,他们在白天需要每隔大约一个小时进行一次隐蔽作业。

但这一次,收到卫星过顶预警的频率几乎降低到了原来的四分之一。

“嗯……在南边还有一支部队在给我们打掩护,所以美国人把大部分天基侦察资源都转移过去了。”

刑牧春的回答有些模棱两可,并没有点出最关键的部分:

“目前只有几颗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卫星会周期性过顶,并且凝视方向也不在我们这边,如果不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那么之前两天的隐蔽频率甚至可以更低一些。”

梁彦刚露出有些狐疑的眼神,毕竟很难想象有什么东西会比一次可能的高超音速武器试射更能吸引眼球。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作为一名旅级指挥员,确实还有很多细节都无从得知……

……

第二天凌晨,0130时。

车队在夜幕中离开沙暴区,迅速驶入预定的隐蔽发射位置。

由于玄鸟的射程比东风16远了几乎一倍,所以这处场地在过去从来没有启用过,算是一处不太起眼的监视盲区。

指挥车停稳之后,梁彦刚迅速在电子地图上标定好了六组位置信息,然后打开车际通讯器的开关:

“03至08号车准备分散,前往指挥系统分配的坐标,准备启动电磁棱镜系统,02号发射车进入阵位,等待下一步指令,09、10号车原地待命……”
 

随着他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递到各个车组乘员耳中,一行上百人的队伍迅速按照此前无数次训练时那样,各自开始忙碌。

梁彦刚随后跳下指挥车,在脚下的黄土地面上狠狠踩了踩:

早年间,哪怕是具备机动能力的战术导弹,也需要在专门经过水平校准和基座硬化的预设阵地上才能发射。

而东风16的发射车自带平衡定位能力和检定系统,是第一种可以完全摆脱对于阵地依赖的型号。

因此,这里虽然还是叫做发射阵位,但实际也不过就是一处相对平坦且坚硬的普通地面而已。

“刑总,需要跟常院士那边联系一下么”

梁彦刚来到正在电脑前面检查数据的刑牧春旁边,干燥而带着些许凉意的空气让他的鼻腔有些发痒,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不需要。”

后者的眼神甚至没有离开键盘:

“准备过程保持卫星通讯静默,至于发射之后,会有专门的弹载通讯系统把传感器数据回传到鼎新那边。”

梁彦刚张了张嘴,但最后还是没有出声——

之前培训的时候,刑牧春提到过如何利用等离子流削弱黑障效应,让玄鸟在10马赫的速度下维持雷达制导和卫星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