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8章 2001号,起飞!(第2页)

 

两架飞机一左一右呈45°角相对停放,而且都已经把鸭翼调整到了最大俯角,以示对到场嘉宾,当然还有远在京城的“国际友人”的欢迎。

 

常浩南闻言,无奈地摇摇头:

 

“你们呀,总是能给我整点新样……”

 

然后看了眼表,此时正是上午9点15分。

 

“美国人的专机这会儿应该已经降落了,按照对方的卫星侦察频率和分析效率,估计下午第一轮会谈之后,晚餐会之前就能收到相关消息。”

 

卫星拍照当然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各级部门分析和传递信息的效率并没有那么快,加之美国那边这会儿应该刚入夜,效率还要再打个折扣。

 

综合分析下来,6-8个小时是比较合理的的区间。

 

然而,刚才一直没开口的刘永全却神秘一笑:

 

“常总,其实上个月25号那天,我们就已经把2003号拉出去做过一次外场启动,那边肯定已经有所察觉了,只是当时的条件不足以下判断而已……今天这么大阵仗,我们的美国朋友应该能在几乎第一时间就收到惊喜……”

 

三人相互对视一番,然后不约而同地笑出声来。

 

……

 

趁着杨韦讲话的功夫,刘永全凑到常浩南旁边:

 

“常总,关于hdk305涂层材料的问题……”

 

他们被单独安排在主席台上面,加之现场各处都回荡着杨韦的声音,所以只要不是大声密谋,完全没有泄密之虞。

 

“还在研究……”

 

常浩南回答道:


 

“目前初步确定,这种材料在经过特定方式的磁化作用之后,确实具备选择性吸收大气窗口波段红外信号的能力……但是你之前提到,老杨想要通过给整架飞机涂敷这种材料以实现高水平红外隐身,这一点暂时还不太好实现。”

 

刘永全倒是没什么情绪波动:

 

“果然还是重量和附着能力有问题么”

 

常浩南稍微犹豫了一下:

 

“重量和附着能力只是一部分……我问航空材料研究所的彭研究员,虽然他们搞出这种材料只是碰巧,但却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完善我关于微观分子计算的理论,以后未必就没有改善的可能。”

 

“问题在于hdk305涂层的红外信号吸收是门槛形式,而不是百分比形式的,所以对于高温的尾喷口和等离子体层附近效果很好,但涂到温度本身就不高的机体表面就纯属多余……另一方面,如果在此基础上专门修改分子结构,那改进型材料的成本恐怕会提高到一个难以想象的水平,肯定要用到更加重要的地方……”

 

刘永全一时间有点发懵:

 

“比航发更重要的事情……可咱们不是航空动力集团吗”

 

“呃……”

 

常浩南觉得解释起来有点困难:

 

“我毕竟还是工建委的总顾问嘛,考虑问题还是要从通盘角度出发……”

 

实际上,这个材料真正给他惊喜的地方在于折射率。

 

如果未来真能在一种透明材料上实现负折射,那么几乎相当于对整个光学产业的一场颠覆和重构。

 

只不过截至目前,栗亚波仍然没能稳定地摸清楚其体现出负折射或者零折射的条件。

 

好在,还没等刘永全继续追问下去。广播声里就传出了现场主持人的声音。

 

“各位来宾,首飞时间已经临近,请按照身份牌上的编号到观礼台上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