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不就是设备嘛,买!(第2页)

 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一个中间粗两头细,略显雪茄型的有限元模型。

 正是他设计的发动机短舱总体方案。

 常浩南凑到屏幕跟前,很快看完了有限元计算的结果――

 1999年,也就是去年,一名叫做黄仁勋的硬件工程师,正式创造了“gpu”这个名词。

 实际上,协助cpu进行图形处理的处理器早在80年代就有了雏形。

 但nvidia推出的geforce256却带来了一项划时代的功能。

 实时可编程着色技术。

 torchmultiphysics很快就推出了一项免费且可选的功能更新。

 当用户的计算机安装了独立的gpu之后,便可以把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以图形渲染的形式直接叠加在3d模型表面。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能输出一个干巴巴的表格。

 虽然在结果上,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差别。

 但对于人眼来说,前一种办法显然要直观得多。

 因此,常浩南现在只要一打眼就差不多能看出,栗亚波电脑上面的这个设计,已经基本符合镐飞那边提出的项目要求了。

 “这结果看上去好像还行啊……”

 他重新站直身子:

 “你是觉得哪里有奇怪?”

 这个时候,常浩南眼角的余光瞟到了屏幕右下角的注释。

 那里正写着他所选择材料的性质。

 杨氏模量700gpa……

 他的嘴角狠狠抽了抽。

 都不用看别的参数。

 绝对是t700碳纤维。

 只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t700也就是最近两年才投入商用,而且因为产能上不去,所以单价相当高。

 在一架50吨级的支线小飞机上大量使用这种玩意,怕不是要被用户给打死……

 好在目前还处在设计阶段,反正就练手的标准来看,问题也不大。

 “是这里。”

 栗亚波说着把3d模型不断放大、再放大。

 终于,常浩南发现,屏幕上的碳纤维结构并不是只建模了一层外壳。

 而是由很多个薄层组成。

 “你都已经研究起复合材料铺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了?”

 常浩南有些意外。

 “对,我觉得如果只是提供一个总体设计方案,那甲方自己应该就能干,完全体现不出找咱们课题组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来。”

 栗亚波的第一句话就让常浩南非常满意。

 虽然有点嫌弃镐飞集团那意思。

 “我在试了几个不同的铺层方案之后,发现正交叠层在承受剪切载荷和横向载荷的能力上要明显更好,但这个结果和我在镐飞集团那边出差时候看到的不太一样……”

 “还有,即便同样是正交叠层,我的两次计算结果也会出现差别……”

 “……”

 恍惚间,常浩南仿佛从对方身上看到了几年之前的自己。

 主观能动性拉满。

 当然,毕竟是个真本科生,所以在能力上跟当年的自己肯定还是有亿点差距。

 不过,这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这不奇怪。”

 他静静地听着对方说完,然后,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