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SeA650发动机,完成总装!(第2页)

 这个总结确实精辟,甚至可以说是透过现象直插本质。

 就连常浩南也不由得有些另眼相看。

 “从原理层面上还真就是这样……”

 他点了点头:

 “依我看,这个技术就叫做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好了……”

 “……”

 ……

 就在常浩南这边正为了研发双向通信中继系统而四处奔忙的同时。

 航空动力集团手上的另外一个重点项目,也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在经过了大约两年的研发周期之后,第一台完整技术状态的seA650原型机,总算在斯奈克玛集团位于维拉罗什的工厂完成总装并下线。

 并且,在稍早几天之前,斯奈克玛的全资子公司赫雷尔-杜博伊斯集团,也已经按照华夏方面提供的设计,生产出了第一架原型机使用的两组发动机短舱。

 这也就意味着,整个猎鹰z项目的动力系统,正式进入到了实机测试阶段。

 当然,由于整个seA系列发动机都使用了m88-3的核心机,而后者之前就已经在华夏和法国进行了总计上千小时的单项实验,因此整个流程不会像一台全新发动机那样漫长。

 一切顺利的话,肯定能赶上明年年初的型号首飞。

 新飞机配新发动机,风险肯定还是会有。

 尤其是两边都用了不少新技术的情况下。

 不过,得益于还不错的航空技术和优秀的基础工业水平,欧洲人对于这种事倒是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况且眼下这会,市面上也没有什么其它替代品可用。

 只有罗尔斯·罗伊斯和宝马联合研发的Br700系列算是同一级别。

 但达索公务机过去从未使用过罗罗的产品,猎鹰z又是飞推一体化控制,要更换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话,甚至得专门改一版飞控。

 总之,无论从市场还是技术层面,都还不如直接上seA650。

 反正从m88的情况来看,应该不会出什么大的纰漏。

 而作为seA650的主要设计方,航空动力集团自然也派出了一个团队,在刘永全的带领下到法国参与交付仪式。

 像这种重要合作伙伴莅临参观的情况,除非涉及到保密等特殊需求,否则无论中外,接待方式都是差不多的。

 先来一轮吃吃喝喝,然后带着介绍一段企业发展史(如果企业历史太短则略过,或改为老板发家史),接着根据规格安排参观工厂或者研发中心的不同区域,最后再来一轮吃吃喝喝。

 到第二天再正式举办仪式。

 刘永全等人面对的,也基本就是这么一套流程。

 必须得说,作为老牌航空企业,斯奈克玛的总装工厂确实很值得一看。

 尽管华夏在凭借着近些年的突飞猛进,在很多单项技术上已经接近,甚至实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在工厂总体的组织管理,还有机械加工制造等基本功方面,确实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