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西罗公司的作用这不就凸显出来了么

埃立诺突然爆出来的消息,确实完全超出了一众人的心理预期。

 房间里几乎是立刻就掀起了一阵骚动。

 罗尔斯·罗伊斯和华夏在航空技术方面的联系,其实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就连斯贝项目陷入停滞的那些年也并没有中断过。

 其中也包括气膜冷却。

 实际上,罗罗当年甚至还为镐京工大第一个研究航发主动散热技术的课题组提供过好几个项目。

 虽然都只是边缘研究,可是对于当时尚处在起步阶段,且正赶上经费紧张的华夏来说,也绝对算是雪中送炭级别的帮助了。

 后来更是直接把出口到华夏的产品售后业务放到了本地。

 而这一切也都是有回报的——

 相对较低的售后成本,以及稳定的零部件供货渠道,使得华夏航空公司在同等情况下往往更倾向于选择英国,而非美国或者加拿大的产品。

 尤其近五年以来,市场占比更是暴涨。

 只可惜他们没能在737和A320这个级别分到一杯羹,影响了未来的成长潜力。

 不过不管怎么说,眼下至少是吃的满嘴流油。

 罗罗方面的心态也一直是:

 没有人比我更懂华夏航发市场。

 当然,华夏近些年来在航空技术领域的进步,业内人士只要不瞎,都是能看在眼里的。

 但无论是从目前能够获取到的情报,还是对方的外在表现来看,这种进步主要还是体现在项目管理和工程设计领域。

 而在制造方面,考虑到华夏每年仍然在进口不少航空基材、元器件以及加工设备,因此一般认为,进步速度应该是比较慢的。

 这也符合一般的工业发展逻辑。

 结果现在……

 他们发现自己好像也没那么懂。

 “教授,关于这一点……是斯奈克玛方面直接声明的么?”

 蒂姆·波迪刚刚还上扬的嘴角耷拉下来,表情也随之变得严肃。

 一方面是他自己觉得有点不合理。

 另一方面,作为整个遄达系列发动机的副主管,他也必须要通盘考虑。

 如果真的在遄达900上面使用华夏零部件,一帆风顺还好说,万一要是出点什么意外,哪怕这种意外并不是由于生产质量问题所导致,也必定要面临巨大的舆论冲击。

 “不是。”

 埃立诺果断给出否定的回答:

 “实际上我刚才也没问。”

 “那……”

 波迪没想到对方竟然否定的这么干脆。

 但埃立诺并没有给他质疑的机会,而是马上就解释道:

 “你们仔细看,那本册子,有关涡轮部分的最后一页,下面标注了一行小字。”

 恰好,宣传册此时也传到了波迪手里。

 他按照埃立诺的指示,很快便发现了那一行字:

 “由于气膜孔内部结构复杂,所以……将会交由指定的供应商进行中期维护?”

 听到这个表述之后,刚刚讨论和质疑的声音都逐渐平息下来。

 大家都是内行人,能听出弦外之音——

 seA650本身就是联合研发的型号,但考虑到推广的便利性,在前期宣传的时候,无论打出的旗号还是使用的宣传渠道,都是以斯奈克玛为主。

 包括以后欧洲用户的保障服务,也肯定是直接找法国人对接。

 而为了防止某些讼棍拿虚假宣传这套指控来搞法律讹诈,就找补了这么一条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