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燃烧不稳定?(第2页)

 这让李斌顿时心头一动:

 “这是……遇到燃烧稳定性问题了?”

 陈志巍回头看了一眼,接着挠了挠已经不剩多少头发的头顶:

 “是……”

 他转身坐到电脑前面,重新调出了一张数据图:

 “在工作测试中我们发现,发动机在点火大约五秒之后,就已经发生了较大幅值的压力振荡,虽然目前还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导致什么严重后果,但我们把工作30秒以后的发动机拆开进行过检查,很多零部件表面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损伤……很难完整坚持过预期的工作时间。”

 说话间,他又伸出手中的伸缩天线,指向了一张被吸铁石压在白板上面的照片。

 李斌顿时对刚才那一幕场景的原因有所了然——

 自己这边的工作刚刚才遭遇困难,结果转头就听见队友那边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事确实很难让人高兴得起来。

 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把手中的两张纸丢在一边,快步上前来凑到白板旁边。????接着摘掉老花镜,眯缝着眼睛凑到近前。

 那是一个直径大约15厘米的金属盲板。

 应该是用在燃烧室入口处一个燃料输送阀门上面的。

 只不过,朝向内侧的一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褶皱,显然是受到了某种高频次的强力冲击。

 这一幕,对于他来说相当眼熟:

 “确实有些严重,而且……”

 李斌重新戴好眼镜:

 “我这边正在研制的一个型号,也刚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听到这句话的陈志巍先是面色一喜——

 这意味着自己可以获得来自院里其它项目组的支持。

 但旋即觉得这种反应似乎不太合适,所以赶紧把表情给绷住了:

 “您是说……大推力氢氧机?”

 随着华夏近些年对于轨道运载能力的迅速提升,原本由长征2/3/4组成的火箭序列已经逐渐无法满足需求。

 而新一代更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任务,自然也是落在六院头上。

 “没错,不过我们也正在寻找解决办法,可能需要很多轮迭代试验……”

 李斌语气平淡地给出回答,紧接着马上追问道:

 “你们现在能分析出这个不稳定产生的原因么?”

 “是供应系统耦合型,还是燃烧室耦合型?”

 实际上,这也正是燃烧室入口处发生问题的最大难题。

 高频燃烧不稳定问题本质上是推进剂输送、雾化、蒸发、混合、化学反应……等一系列燃烧子过程与燃烧室内部扰动场之间的耦合共振现象。

 而燃烧室入口恰好在火箭发动机两大主要系统的交界处。

 一旦出问题,有时甚至很难确定是哪个系统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