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5章 我们需要的,不是他的火箭(第3页)
看着低头沉默不语的栾文杰和兰新志二人,常浩南稍作停顿,接着评价道:
“说实话,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马斯克这个确实嘴巴很大,也比较浮夸,但如果放在美国那边,已经算得上实干家了。”
栾文杰无奈地伸手扶额:“我算是知道,为什么美国人折腾这么些年,却几乎还是在原地踏步了……”
这样的人在大洋彼岸都算实干家,那只能说明对面确实是没啥可指望的了。
“总之,敷衍也好,真心也罢,让他自己折腾就是了,我们可以提供政策,还有轨道中继资源方面的支持,这已经很有吸引力了。”
常浩南解释道:
“如果他能成功,那就是为火星计划蹚出了第二条路,而且还是在离开美国转投我们之后蹚出来的……就算不成功,或者一直拖着,也可以从国内的大资本口袋里掏出……或者骗出钱来,这点无所谓反正资金跑不出国内。”
兰新志身体稍稍绷直,看起来对这条有些兴趣:“同时也引入国内资本进入航天领域?”
“那不然呢?”常浩南重新靠回沙发,“有些人这么多年赚得盆满钵满,我们的货币日后一旦国际化,又不可避免要升值……总得让这些钱有个去处不是?”
“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到火星移民上,总比让他们一天到晚盯着老百姓吃喝拉撒那点事要强……就当给人类做贡献了,而且也可以平衡一下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
“这个倒确实。”兰新志也跟着表示赞同,“现在每年毕业那么多航空航天专业的研究生,单靠科技跟科工根本消化不掉……我上个月去考察,听说七院的一个普通测试岗,招聘条件都限定到博士……本来随便找个本科生都能干的事情,待遇也是对标本科生给的。”
常浩南认同地点点头,算是认同兰新志的话:
“思路要转变过来,现在已经是2015年,不是1995年了……我们在物质的总量方面已经不是那么稀缺,完全当得起一些浪费……关键变成了分配问题,想办法让有钱人去投资、去花钱,才能惠及到更多普通人。”
“咱们,尤其是你,老栾,当然都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但时代在变化,不能因为我们的经历,而理所当然地认为下一代人也应该继续吃苦……”
栾文杰这次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听着,并低头沉思。
华夏的发展
确实太快了。
即便到了2015年,自己这一代人,还仍然保留着对于八九十年代的深刻记忆。
或者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恐惧。
但正如对方所说,在大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下,继续死守着这种记忆,未必完全是积极的。
而常浩南则继续道:
“这个事其实我之前就在考虑,只不过引入民间投资总得有个由头,要是直接把国内的航天产业资本化,那风险实在太大,还可能造成资产流失,所以不太好下手……现在他马斯克自己上门,反倒省了不少事。”
“总之,最差的结果无非是我们不赚,但美国人经过spacex这么一折腾,是肯定会亏的……其实也不可能不赚,那么多岗位和基础投资总归是实打实的。”
听到这里,栾文杰轻叹口气,揉了揉有些酸痛的额角:“确实,你说的有道理。”
说完抬起头,看向兰新志:
“那么,新志同志,你把刚才常院士的意思整理一下,写成一个文字稿……明天咱们开会做个表决,如果通过,就作为工建委整体的态度和建议,汇报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