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6章 苛刻的包线(第2页)

“重量和阻力都有些超出设计预期。”伍德鲁夫低声对普拉巴卡尔说,“这对飞行员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是在低空低速阶段。”

普拉巴卡尔没有看他,目光依旧锁定在雷达屏幕上,只从唇间吐出几个字,冰冷而坚决:

“我们没有退路陶德。成功是唯一的选项。”

高空中,弗宁中校已经将航向稳定在正东。

他小心翼翼地操纵着这架因为负重而变得反应迟钝的座驾,持续爬升。

座舱外是深邃无垠的蓝天,下方是广袤、荒凉、呈现出红褐色调的犹他荒漠。

他时不时低头,扫一眼摊开在大腿上的硬皮任务日志。

这次任务透着一种不同寻常的仓促。

来自海军方面的压力巨大,以至于他甚至没来得及挂载一枚同等重量的模型弹,进行一次完整的模拟发射流程来熟悉这前所未有的挂载特性和发射程序,就被直接推上了真弹测试的前线。

任务简报将其冠冕堂皇地称为“hs——空射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

但弗宁心里清楚得很。

他曾经在报纸上见过x-51a“驭波者”,那流线型、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构型,也了解吸气式高超音速的复杂与挑战。
 

而此刻,沉重地悬挂在他机腹下的这个东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像是一枚空射弹道导弹。

以至于这几天大家在私下都叫它“小飞棍”。

外形问题当然还是次要,更麻烦的是发射窗口。

高度、速度、姿态、过载……要求精确得像在穿针引线。

弗宁觉得,除了像自己这样整天泡在手册和模拟器里的试飞员,恐怕没几个人能在实战的混乱和压力下,把这玩意儿按照要求打出去。

他再次瞥了一眼高度表和空速指示器:高度指针稳稳地指在35000英尺,空速稳定在870节(约1.45马赫)。

阳光透过座舱盖,在仪表盘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目标空域就在前方。

“鹰爪01呼叫塔台,已抵达预定测试空域。当前高度36500英尺,空速870节。请求下一步指示。”弗宁的声音清晰地传回指挥中心。

短暂的沉默,仿佛在确认所有系统状态。

随即,指令传来清晰而简洁:“鹰爪01,塔台确认。启动发射程序。祝你好运。”

当年ag135反卫星导弹测试的时候,波音事先编写了一套自动飞行程序。

但二十多年过去,弗宁反而只能依靠自己。

“收到,启动发射程序。”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轻柔、且极其精准地向后带杆。

f-15c机头瞬间昂扬,以3.8g过载从平飞状态转入陡峭的爬升。

机腹下巨大的负载带来的惯性让这个动作显得尤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