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2章 希望他们幸运(第3页)

到这一步,常浩南其实已经可以确定,泄密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剩下无非是看对方到底有没有拿到提前安排好的假信息。

“跟这个付琴霞有接触的人呢?有没有可能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人利用了她接触资料的机会,窃取了其他信息?”

张韬闻言发出几声苦笑:

“这个调查范围可太大了……连海所毕竟不是全封闭管理,日常科研交流、学术访问、学生进出……人员流动是常态。特别付琴霞出事那会儿,正好是研究生毕业季,人来人往情况更复杂。”

“安全部门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排查,最终只能确认,真正掌握完整Co-合成路线的核心研发团队,包括我在内一共二十四个人,背景、行为轨迹都反复核查过,绝对可靠。”

电话里沉默了几秒,常浩南能想象到张韬在另一端紧锁眉头的样子。

“哦,对了!”

突然,后者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当时和付琴霞在同一个课题组办公室的,还有一个叫林涵的硕士生,这个人自从毕业之后就一直失联,有说法是她自行申请出国深造去了……不过后来也没发现任何支持进一步调查的证据,包括付琴霞本人也不认为这个林涵涉及此事。”

一个刚毕业的硕士生,在付琴霞行动前就“恰到好处”地离开,然后人间蒸发?

这巧合未免太刻意了些。

从调查的角度,没证据确实不好往下查。

但常浩南不是安全部门,考虑问题不严格依赖证据。

“张院士我们料敌从宽。”常浩南沉声道,“假设这个林涵,就是付琴霞背后那只更隐蔽的手,是真正的‘暗桩’……”

张韬找了个空当打断他:“林涵只是个硕士生,研究课题和Co-材料研发组八竿子打不着,根本没机会接触到相关实验室和数据库……就算她真有问题,也只能接触到付琴霞偷走的那份假资料,能有什么用?”

听到这里,常浩南的心思已经活泛起来。

那可太有用了。

“被付琴霞拷贝走的,包括假资料的哪些部分?”

为了保证真实性即便是假资料,常浩南也准备得非常完整。

一个人不太可能全都拿走。

张韬回忆道:“主要是‘单分子阵列激光编程设备’的操作原理简化版,还有……调整碳纳米管衬底曲率的一种特定调节方式,应该就这两部分。”

常浩南沉默了几秒钟,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突然,他紧绷的神情松弛下来,甚至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短促而低沉的笑声。

“呵……”

轻笑声通过听筒传到张韬耳中。

“你笑什么?”张韬有些不解。

“没什么”常浩南压住笑意,但语气中仍然有几分调侃的味道,“如果特斯拉和Lg真的拿到了那份‘假资料’,还把它当成了‘真经’……”

“那我只能祝他们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