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这么好的平台,光拿来对空有点可惜了……(第3页)

 

“其实……十号工程目前也是在照着这个方向去改,你们肯定也听说了,611那边正在计划对飞机的总体设计进行修改,以满足未来可能的多功能需求。”

 

“连中型机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那十一号工程在多用途方面的潜力明显更大,总不能落于人后吧……”

 

常浩南这一手如今已经玩的非常熟练了。

 

之前他在蓉城那边的时候,就是用歼11在发展潜力上的优势,让611所接受了那个幅度异常巨大的改进方案。

 

而现在只不过是反过来了而已。

 

什么叫一鱼两吃啊.jpg

 

“十号工程改方案的事情,我倒是确有耳闻……”

 

激将法虽然老套,但是有用。

 

刘高卓内心原本还晃晃悠悠的天平顿时就倾斜过去了:

 

“那……我们争取年前再跟海空军确认一下具体需求,然后尽快着手启动项目。”

 

“还是要尽可能主动一些。”

 

常浩南这边直接开始出主意:

 

“用户对需求的理解经常是滞后的,很多时候,都是在需求出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意识到,国防工业的性质又比较特殊,很多时候错过时间窗口就很难再等到下一个。”

 

“所以,最好是能够通过预判,提前把握住机会。”

 

90年代末这功夫,造飞机的航空工业系统和用飞机的航空兵部队之间,关系相对比较复杂。

 

在此之前,华夏基本上是造出什么飞机,军队就得用什么飞机。

 

根本没得选。

 

到了常浩南重生之前那会,则已经可以实现军队要什么飞机,航空工业就能造出什么飞机。

 

而如今正好是中间的过渡阶段。

 

属于是有得选了,但选择范围还比较窄。

 

所以两边很多事情都是商量着来。

 

而客观上说,海空军对于多用途空中力量,或者也可以说是空中战术打击力量的需求,其实是在千禧年以后,由于局势重新紧张而被催生出来的。

 

前世空军的第二批苏30kk,和海军的那一个团苏30k2,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引进的。

 

所以,在如今有了条件的情况下,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