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让美国人帮忙排除错误答案(第2页)
常浩南喝了口茶,又继续补充道:
“那架飞机先是被烧毁,然后又被补充轰炸了一次,涂层材料的具体性质和结构肯定已经面目全非了,哪怕想要逆向工程……可行性也不算大。”
丁高恒听后也一脸恍然大悟地点头,显然是认同了常浩南的说法:
“也就是说,会有一种同时满足长寿命、高耐受力和吸波性能的材料”
别说恒温恒湿的特制机库了,华夏空军现在连能遮风挡雨的机棚都没多少,绝大多数飞机都是露天停放的,前些年还因为刮台风,一次损失了全军超过一半的可用三代机。
只有少数几个北边的机场有当年战备时期修的加固机堡,但当初只是计划停歼6和歼7的而已,显然不符合常浩南刚才所说的要求。
“从材料学理论和目前的预研情况来分析,是这样的。”
常浩南自然知道这东西必然存在,因为哪怕是美国人自己,到研发f35的时候也已经更改技术路线,用上了纸面性能没那么极限但更省心的涂层材料。
不然实在是伺候不起。
钱还是其次,只要开印钞机就行,关键是战术飞机的飞行频率和装备数量都比战略轰炸机高得多,在隐身涂层维护上面的每月平均工时简直离谱,实在找不到那么多人来干活。
不过他在眼下这个时间显然也不能把话说太满,因此后面又加了一句:
“当然,具体操作起来,还是要等到真正开展技术攻关之后,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数据,这次如果能分析出b2上面用的材料基底,到时候就可以减少在这个方向上的投入,把资源集中到其它几类技术上面。”
“喔……”
这显然跟丁高恒刚听到消息时候的预期有点差距。
不过转念一想,有参考总比没有要好,目前的局面已经比一开始的预期要好上太多了,似乎也不该贪心不足蛇吞象。
毕竟仅仅三年以前,航空工业还在为一种国产二代半战斗机可能无法按时服役而发愁。
三年后的今天,他竟然已经开始想着什么时候能够让部队装备隐身飞机了。
属实是有点飘了。
丁高恒稍微反思了一下自己,最终得出结论——
导致自己飘了的始作俑者应该还是在眼前给自己倒茶这位。
而且,真冷静下来思考一下的话,由于起点实在太低,虽然最近几年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各种技术突飞猛进的消息,但真正落实下来,还是一个尚未服役国产三代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