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未雨绸缪(第3页)

 

妥妥的竞争关系。

 

惠特尔皱了皱眉:

 

“但就算是这样,我们也没办法改变华夏人的采购策略。”

 

布林也是一脸痛苦面具。

 

在两个竞品之间说服别人放弃a选择b,这姑且还算是公关学的范畴。

 

但说服别放弃a320选择767或者a340,那恐怕是心灵控制才能做到的事情。

 

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航司采购飞机是有一套决策流程的,又不是4s店,可以二十万预算进去,然后加钱加到二十万首付。

 

“非要说的话,那就只能在新型号上面发力了。”

 

过了一会之后,惠特尔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新型号”

 

布林在脑海中飞速把目前所有正在研发的主流客机型号给过了一遍:

 

“新一代的737ax和757都已经交付,那目前还没选定发动机的新型号,大概只剩下空客的那个a3xx了。”

 

“但那可是个550座的三舱超大型客机……真能有足够销量么”

 

a3xx,空客对标波音737的超大型客机项目。

 

也就是未来的a380。

 

只不过这会还没有正式定名。

 

而它的竞品,波音747在华夏的销量其实并不算乐观。

 

于是布林表现的有些顾虑。

 

但惠特尔对此倒是不太担心:

 

“华夏可是有12亿人,大概是欧盟所有国家综合的4倍左右。”

 

“想象一下,如果这些人中有五分之一,哪怕十分之一在未来会以飞机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会是个多么恐怖的规模。”

 

“到那个时候,他们的国内航线甚至都有可能需要这种超大型客机。”

 

在世纪之交这会,业内对于未来航空运输的预估,还是以中心对中心的形式为主。

 

也就是一个区域内的旅客通过支线航空转移到区域中心机场,再通过超大型客机运输到另外一个区域中心。

 

在这种思路下,对737和a380这样的客机需求量将会异常巨大。

 

而华夏这种多中心的人文地理形态,无疑是仅次于美国(人口集中于东西两岸),第二符合这个模型的市场。

 

实际上,哪怕是以点对点的旅客模型来计算,这个结论也不会出现太大偏差。

 

只不过在这会,还没人能预料到,华夏未来会建成一套举世无双的高速铁路网,抢走了绝大部分本来属于民航业的客流……

 

所以,惠特尔这套“战未来”的说辞听上去很有道理。

 

以至于布林几乎没怎么纠结就被说服了。

 

“这件事可以写进年末给总部的报告里面去……”

 

他抽出一支笔,又从旁边扯下一张便笺纸,写下了刚刚惠特尔的想法:

 

【空客a3xx项目的发动机选择对于拓展华夏市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