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第3页)

 

之所以这么设计,一方面是进行兜底——

 

万一鉴别算法出了问题,至少这颗卫星还能当成普通海洋遥感卫星来用,而不至于变成废铁。

 

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这颗卫星毕竟还是要承担一部分科研任务。

 

栾文杰自然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

 

“所以……马上要测试的,就是不经过筛选,全部接收的状态”

 

“没错。”

 

常浩南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现在卫星毕竟刚刚进入工作状态,重点还是测试它上面设备的基本功能,至于算法层面是否有效……这个可能需要再等一段时间碰碰运气。”

 

“不能去拍港口么,比如横须贺,或者诺福克之类”

 

旁边一名海军领导询问道:

 

“这些地方,几乎是稳定常驻航空母舰的。”

 

“而且我记得,之前开会的时候浩南同志你也展示过,那个算法可以在相对复杂的背景条件下识别出航母的特殊轮廓。”

 

“拍港口……当然可以”

 

常浩南犹豫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但最好还是能和我们的预期使用情况类似,也就是在公海大洋上去抓一个目标,如果拍港口的话,那就失去我们搞海洋监视体系的意义了……”

 

“说的倒也是……”

 

对方显然认可了这番解释。

 

而就在几人你来我往的闲聊当中,时间,终于来到了计划的第一次通信窗口。

 

“报告卫星数据情况!”

 

张维永走到指挥台前,沉声指示道。

 

很快,测控中心的大厅当中传来声音:

 

“星载设备和程序自检正常,准备回传数据!”

 

接下来,是几秒钟的安静。

 

正如常浩南所说,这是卫星在首先报告数据情况。

 

大概需要10秒钟左右。

 

不过这一次,沉默的时间似乎长了一点。

 

“报……告!”

 

现场工作人员的声音,罕见地出现了那么一丝迟疑:

 

“卫星回报的情况是……目前共有77920千字节数据流。”

 

说到这里,他甚至吞了下口水,接着才继续道:

 

“其中有16540千字节的数据流……有效。”

 

“”

 

“有效”

 

刚刚还在给栾文杰打预防针,说有可能半个月都拍不到有效目标的常浩南有点绷不住。

 

从结果来看,自己似乎是被打脸了。

 

但又好像没被打。

 

而旁边几人也因为这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而有些发愣:

 

“有效的意思是应该是说……”

 

栾文杰走到指挥台前,看着远处显示着16540千字节/77920千字节字样的显示屏:

 

“是说……我们真的拍到了一艘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