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甚至还不止菲尔兹奖?(第2页)

但这次遇到油盐不进的常浩南,却连吟唱都没来得及就吃了瘪。

 

好在这个时候,台上的帕里斯教授及时进入收尾环节,才算是缓解了这边的尴尬。

 

而整个会场的气氛,也就此被推向了最高潮——

 

因为在开幕致辞结束之后,就是紧张刺激的颁奖环节。

 

按照惯例,首先颁布的应该是奈望林纳奖。

 

不过这一届,因为克雷数学研究所的横插一脚,所以排在最前面的,反而成了千禧年数学大奖。

 

其实照理来说,不是由国际数学联盟(iu)负责评选的奖项,不应该放在开幕式这么重要的时候颁发。

 

但没办法,千禧年数学大奖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放在后面,哪怕放在闭幕式,都反而会给人一种它才是压轴大戏的感觉。

 

还不如大大方方地放在最前面,以表示其地位不如后续的几个。

 

反正,这也不是常设奖项,这次就当特事特办了。

 

总不可能四年后还颁吧

 

总之,常浩南和佩雷尔曼,就这样成为了第一批上台领奖的。

 

每人50万美元。


对于搞数学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不过,因为这个奖项的得主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确定了,所以反倒没了惊喜的部分。全场最兴奋的,反而是作为颁奖人和赞助人的兰顿克雷。

 

毕竟,虽然发钱还要满世界求着别人收的感觉有点过于舔狗,但正是因为常浩南的任性,才让他设立的奖项得以一跃与菲奖并列。

 

也正是因此,在发言的最后,克雷还专门开了个玩笑,表示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第二次站在i的讲台上。

 

在整个会场内引发了一阵善意的哄笑——

 

千禧年数学难题,一共就七个。

 

现在只剩下六个了。

 

又不是大白菜,三四十年没人领第二个都是正常的……

 

……

 

在千禧年数学大奖之后,就终于轮到iu的正式奖项了。

 

紧随其后的,是奈望林纳奖。

 

获奖条件和菲奖一样,都不能高于40岁。

 

只不过奖励范围限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数学领域。

 

最终,来自麻省理工的印度数学家迈度苏丹由于其在概率可验证明、最优问题的不可逼近性,以及最优纠错码等多个方向的贡献,获得了本届的奈望林纳奖。

 

在苏丹领奖之后,掌声,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倒不是因为奈望林纳奖不重要。

 

也不是因为大家对于获奖者本人有什么意见。

 

而是……

 

重头戏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