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0章 飞鲨出击(第2页)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很幸运地并未经历过任何一次飞行事故,但越是如此,每次起飞之前就越是要小心。

 

实际上,舰载航空兵第一团的首批8名飞行员,全都已经具备了着舰和起飞资质。

 

但考虑到辽省号的甲板运转能力,基地还是决定将其中两人,也就是03号和04号作为备份。

 

当一行人走出更衣室时,东方的天空已经大亮,如气象部门预报的那样,完全不见了晨雾的踪影。

 

五名飞行员在简报室内列队坐好,部队长、同时也是本次任务指挥官的戴明盟站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份任务资料。

 

“同志们。”沉稳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根据最新气象数据,任务海域风力2-3级,浪高0.5-1米,能见度极佳。航母已经按计划在昨夜出港,并抵达了预定任务海域。”

 

他在小讲台后站得笔直,目光扫过几名战友兼部下的脸。

 

今天参与任务的飞行员中,有四人都是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基地dang委最初决定选中07号郑辉和08号林书岩参与任务时,还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但他们考虑的是,以戴明盟和王炜的岁数,等到完成航空母舰服役初期的验证工作之后,也就差不多到了停飞的时候。

 

因此,华夏舰载航空兵真正的未来,还是掌握在这些晚辈手中。


应该多给一些机会。

 

况且,舰载机起降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从零开始,过去飞陆基飞机的经验并不适合作为选择依据。

 

“我再强调一遍任务流程。”稍作停顿之后,戴明盟点击遥控器,投影幕布上显示出着舰流程图,“首先进行触舰复飞,六架飞机依次完成……”

 

“我们的标准比实际需要更严,主起落架接触点必须在第二阻拦索前,否则立即复飞重来……”

 

“全部完成之后,再开始正式着舰……”

 

“……”

 

王炜的目光落在流程图最后的红色警告标志上:尾钩着舰成功率与飞行员经验直接相关。

 

根据美国海军公开数据,新飞行员首次着舰成功率不足60%。

 

十分钟后,任务流程终于被介绍完毕。

 

“接下来的细节,由毕奉春主任进行说明。”

 

戴明盟朝旁边一名穿着空军作训迷彩,而不是飞行服的军官示意了一下。

 

毕奉春当即接过话筒:“根据海军装备部和空气动力研究院给出的最新计算结果,航母在高速航行时,右舷受风会产生不规则上升气流。”

 

他说着切换幻灯片,显示出一组复杂的气流场模拟图:

 

“统计学规律上,这种乱流会倾向于让飞机受到一个额外向右上的升力,修正方法是立即减小攻角,同时向左压杆,动作要果断但不能过猛,但毕竟是乱流,所以具体形式很不规则,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格外小心,在拿捏不准的情况下,优先让飞机远离舰岛和拉升高度……”

 

“……”

 

简报持续了四十分钟,涵盖了十几种可能的突发情况应对方案。

 

结束时,戴明盟环视众人:

 

“这是华夏海军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注定载入海军史册的一天,任务当然没有现场直播,但dang和国家在看着我们,全国人民也在看着我们——”他停顿了一下,“无论如何,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有任何不确定,立即复飞。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