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7章 原来是因为我啊,那没事了(第2页)
常浩南听罢,无奈扶额,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原来是因为我啊。
那没事了。
当年是自己的计划让欧元获得了一个美妙的开局。
现在,又是自己,把欧盟提前踢进了债务危机的深渊。
这这样的因果链,充满了命运的戏剧性。
……
“好吧,看来情况已经非常明朗了。”他果断选择转移话题,“那么,上级对于欧盟方面提出的这两个核心条件——认购债券和长期资金注入——是什么态度?我们后续谈判的底线和策略方向是什么?”
游旭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欧盟市场市场高度成熟饱和,增长空间有限,法规体系复杂且偏向保护本土,大多数产业都不适合投资,而在我们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涉及基础设施、能源、通信等敏感行业,欧盟又设置了极高的隐形壁垒和严格的审查机制,吸引力较大的标的,往往也是他们严防死守、不肯放手的核心资产。”
他顿了顿,接着总结道:“所以,大水漫灌式地全面承接欧洲债务,或者承诺无差别地向所有成员国大规模注资并不现实,也不符合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和利益,还需要根据具体项目进行谈判。”
常浩南的表情严肃起来。
如果这部分彻底谈崩,那损失的绝不是一个适航互认的问题。
好在,游旭也看出了常浩南的想法,补充道:
“但如果坐视欧债危机在近期以不可控的方式爆发,后果同样非常严重,不仅会对我们的出口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可能导致经济危机演变为政治和社会危机,进而改变,甚至彻底颠覆欧盟过去十几年相对务实的对华合作政策。”
“所以,上级的总体原则是,选择几个具有关键战略意义、且与我们合作基础深厚、内部存在大量亲华务实力量的‘指定成员国’,进行目标明确的有限金融支持,帮助他们渡过眼前最危险的流动性危机,稳住基本盘。”
袁建生接着道:“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商务部、央行和工建委三家,将会立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一个联合工作小组,以参与形式加入任炳达同志在布鲁塞尔的谈判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