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9章 瞄准未来的锚点

“电力?!”

 

不仅向华平,就连刚才一直只是听着的栾文杰也失声喊了出来,脸上瞬间写满了惊愕。

 

他们刚才还只当是路上关于宏观大势的闲聊或者探讨,最多带着几分学术探讨的性质。

 

谁也没想到,常浩南竟突然提出了一条具体的思路。

 

而且颠覆性和想象力都远超预料。

 

向华平深吸一口气,最先从震惊中调整过来。

 

他从常浩南的神态和语气重意识到,对方应该是认真的。

 

因此迅速进入了严谨的工作状态。

 

“电力……作为一众基础能源商品,还有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确实部分符合锚定物的特性。”

 

十几秒钟的闭目思索过后,向华平首先肯定了其价值。

 

但随即话锋一转,预期变得凝重:“不过,也有两大关键问题,非常致命。”

 

常浩南继续追问:“说说看呢?”

 

“首先是流动性与接受度,电力不是石油,无法像液体一样用容器随意运输。”

 

向华平抽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个油桶,然后又在旁边画了个高压电塔:

 

“电力的输送高度依赖庞大、复杂、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运营这样一张覆盖广阔区域的‘电力互联网’,其难度、成本和地缘政治障碍,远非铺设几条输油管道或开动几艘油轮可比。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全球性锚定物的流动性。”

 

“再者,让全球各国尤其是那些习惯了石油美元体系的国家,接受‘电力本位’作为新的货币基石,其认可度和信任度的建立,也会是一个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

 

“……”

 

话说到一半还没等常浩南有所反应,就首先被栾文杰打断:

 

“可以分阶段推进,先不考虑一步到位覆盖全球。”

 

显然后者只是表面上云淡风轻,其实内心里跟常浩南一样在关注这个问题。

 

随后,他又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可以先聚焦于区域,比如我国周边,像是东南亚,加上中亚和西亚这一片,依托我们正在大力建设的区域电网互联互通工程,比如特高压跨境输电、统一的智能调度平台,输送问题未必就不能解决。”

 

向华平点了点头:“不考虑跨洋的话,倒确实有一定可行性。”

 

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未见轻松:

 

“不过,第二个问题才是真正的命门。”

 

“虽然我国发电总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一,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比例也才三分之一不到,再考虑我们14亿的人口基数,人均发电量甚至还低于美国,只跟澳大利亚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相当,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电力作为国力象征的代表性。”

 

栾文杰一怔,随即露出苦笑。

 

显然,刚才他也有点情绪化了,一时间忘了华夏还远没有拿到占据绝对优势的发电份额。

 

但向华平的话却还没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