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章 根基与蓝图

与此同时,常浩南其实也在开会。

甚至,也同样在工建委的大楼内。

只不过是在他的总顾问办公室里。

只不过,会议主题却跟helionenergy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实际上,自打建设核聚变示范堆的报告被打上去之后,他就没怎么再闲下来过,而是一直穿梭在京城和庐州两地,参加各种项目准备或是学术研讨会议,根本没空去关注大洋彼岸的一家商业初创公司。

对于如何建设一座聚变堆,常浩南的心里其实已经大致有数。

但要想让这样一个几乎是从零开始的庞大工程真正落地,光靠他自己肯定是无法实现的。

更何况按照目前的呼声,以及决策层所吹出的风向来看,常浩南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会担任整个聚变示范项目的总负责人。

而建造一个电站,又是比单纯建设一座反应堆更加复杂的任务——

必须同时协调土方工程跟核电工程两个方面的进度,尽可能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也就是常浩南此时正在做的事情。

“常总,彭总,按照初步选址意向和前期踏勘反馈,我们集团旗下的北方建设公司已经组织精干力量,开始在辽西地区的候选范围内进行详细的地质测绘和工程勘探作业。”

正在进行汇报的是华夏土木工程集团的总工程师,胡长贵。

不远处的幕布上则展示着辽西某区域的地形图、地质构造剖面以及初步的勘探点分布。

上面还标注着丘陵、谷地和几处相对平缓的台地。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胡长贵指着屏幕上的几个区域,“目标区域的地质条件总体稳定,基岩埋深和承载力符合大型厂区建设要求,这是利好。”

随后,他话锋一转,指向地图边缘的交通网络,“但挑战在于,当地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主要的公路等级不高,运力有限,且距离最近的铁路货运枢纽也有相当一段距离。”

他调出另一张图,上面标注着从最近的干线公路和铁路站场到候选厂址的模拟运输路线。

“考虑到示范堆建设期间,以及后续运行维护中,需要运输大量超重、超大尺寸的预制构件、重型设备、特种材料,以及海量的常规建材……我们初步计划在示范堆主体正式动工之前,先行修筑一条连接主干线的二级公路,以及一条专用的支线铁路,直通厂区核心建设区域。”

常浩南的目光在图纸和胡长贵的分析间移动,听到胡长贵的计划之后,方才开口道:“工程量方面的问题,不必过于担忧。”

“决策层对这个示范堆项目的态度非常明确:不惜工本,全力保障……而你提到的公路和铁路配套,属于非电力类的基础设施建设,预算不在那750亿的示范堆专项之内,工建委到时候也会协调落实,另外辽省地方对引入这样一个国家级重大项目积极性很高,委里会派人去沟通,看他们能否分担部分配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