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0章 无形的风暴(第2页)

 而n-s方程显然不在此列。

 因此,即便有着开挂般的系统帮忙,仍然有很多部分需要靠电脑来解决。

 当然好的一面是,如今的常浩南早已超脱了任何学术成果体系的束缚。

 并且,他对于n-s方程的研究也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会直接作用于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的实现……

 换句话说,就是无需向任何人证明此项成果本身的正确性。

 聚变堆所发出的光芒自会说明一切。

 所以,反而省去了不少繁文缛节。

 ……

 与此同时几十公里外的国家会议中心。

 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iCiAm)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这是iCiAm首次在亚洲,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召开——

 没错,至少在官方定义上,华夏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有了十年前筹备国际数学大会的经验,华夏方面自然对本次会议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期待。

 只不过,数学方面的事情,很多时候不是光有期待就够的。

 “袁,我必须说,大会的组织工作令人印象深刻,议程安排非常充实。”

 大会国际程序委员会主席、英国皇家学会前会长约翰·波尔爵士轻轻合上手中的议程本,由衷地称赞道。

 但紧接着又露出些许忧虑之色:“只是成果方面……”

 跟波尔爵士对接的,正是常浩南的老熟人,华夏数学学会副会长,袁相垭院士。

 “目前已经规划了7个获奖报告和27个邀请报告,覆盖了当前应用数学最活跃的领域,此外还有200多个展板报告,以及将近3000个分组报告……”后者从旁边拿过一份厚度惊人的议程汇总,介绍道,“这将是iCiAm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届。”

 “我知道,我知道。”波尔爵士举起双手向下压了压,“实际上,我不是单指这次会议。”

 袁相垭面露几分好奇:“那……”

 波尔叹了口气,解释道:

 “我是想说,回顾近十年的数学界,虽不乏扎实的进展和巧妙的应用,但真正称得上石破天惊、足以载入史册的奠基性成果,却有些沉寂了……而应用数学研究终归要依托数学理论,也就难免受到影响……”

 袁相垭听罢,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当然知道对方为什么要把范围界定在“近十年。”

 “爵士,像解决庞加莱猜想那样的突破,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否则也就不会被列为‘千禧年难题’了。”

 说完之后,或许是觉得前面这番锐评实在有点消极,于是又找补了一下:

 “不过我相信,下一个改变格局的成果,或许正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孕育着。”

 波尔爵士点点头,目光投向窗外:

 “的确如此。但作为数学家,我们总期待着见证那种能够重塑学科版图的伟大时刻。”

 实际上,袁相垭的后半句话纯粹是为了挽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