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2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2页)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顿,并露出冷笑:

“技术优势的窗口一旦打开,就必须牢牢抓住,直至形成代差。这是国运之争,容不得半点心慈手软和战略误判……缓和?谈判桌下必须有压倒性的实力做支撑,否则就是城下之盟。”

兰新志已经基本确定成为下一任的工建委主任,因此也不再避讳这类旗帜鲜明的表态。

听着两人斩钉截铁的分析,李仁平心头那块悬着的巨石终于落了地。

他长舒一口气,随即重新拿起笔记本,准备继续被打断的汇报。

然而,常浩南却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些许玩笑的意味:

“话虽如此,但华盛顿递这个话头,至少说明他们内部有人是真的急了,急到想用spacex这张牌来换口喘息的机会,而上面为了分化他们,也为了引入更多资源,并非不可能批准spacex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工厂甚至火箭发射场。而且……”

常浩南的目光扫过会议桌周围的其他一众核心专家,意味深长地说:

“上级或许会进一步放开,甚至鼓励民间资本有序进入航天领域,特别是商业发射和空间应用服务这块……到时候,你们面对的就不只是国家任务的压力,还有潜在的、更灵活的竞争对手……战术层面上,该有的危机感也不能少啊……”

实际上,常浩南确实是对spacex来华夏投资抱有积极的态度。

但充其量也就是停留在开放市场和予以地方性政策支持的程度而已。

如今长征九号的两种主要动力——yf177和yf90都已经步入正轨,又不是离开猎鹰重型就玩不转了。

如果华盛顿方面觉得能用这点筹码换来无事发生,那只能说是痴心妄想。

但并不妨碍他以此给李仁平提供一些动力。

李仁平当然听得出常浩南是在有意给自己上强度。

但内心的迫切感确实增强了不少。

spacex的猎鹰系列火箭及其梅林发动机,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其快速迭代和成本控制能力,也给传统航天巨头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他下意识挺直腰背,对常浩南和兰新志表态道:

“请首长放心,六院已经得到了很多额外的帮助,其它领域我不敢保证,但在火箭动力这一块,我们绝对有信心、有决心,也绝不会成为整个计划的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