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十月廿二
第1689章 你们最好也有钢铁的意志(第3页)
仿佛是在呼应刘永全的话一般,秦小明的指令再次下达:
“控制台注意!准备切换至涡喷模式!”
“明白!切换至涡喷模式!”
操作员的回应带上了些许紧张,但仍然坚定地拨动了最后两个关键的拨杆开关。
这一次,变化是剧烈而直观的!
sB503高空台的模拟参数再次跃升:
模拟高度: 22000米
模拟马赫数: 2.40
发动机也开始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
前两级风扇的叶片被制动、停止转动,并通过变弯度机构调整到几乎完全顺流、阻力最小的“风车”姿态。
分流比从1.0796一跃突破至 3.0800,这意味着绝大部分气流都被强制通过核心机,外涵道近乎关闭。
分流环角度则从+6.4°急剧收缩至-31.8°。
入口总压相应进一步攀升至 255.31 kpa。
就在这一系列参数剧变的同时,控制室内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之前连续几次,他们都卡在这最后一步上面。
吕春严、彭卫军乃至所有经历过之前多次失败测试的航发院工程师们,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开始了!
推力曲线在指令下达的瞬间,如同过山车般猛地向下俯冲。
15500kgf……15000kgf……14500kgf……转速曲线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几个监测高压压气机入口和模式选择阀喉道位置的压力脉动传感器读数也开始剧烈跳动……
20秒!
这短短的20秒,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好在这一次,数据曲线的震荡却并未发散,而是重新稳定下来。
推力曲线在俯冲到约14200kgf的低谷后,下坠的势头终于被遏制住了。
30秒!
推力曲线停止了剧烈的震荡,稳定在一个新的平台:
有效推力: 15500 kgf!
虽然比小涵道比涡扇模式下的加力推力(17800kgf)稍低,但它确确实实稳定住了!
而且,在整个惊心动魄的切换和稳定过程中,中央大屏幕上那幅复杂的三维剖面结构图,始终保持着令人心安的绿色。
成功了!
整个控制室凝固了一瞬。
几个月来压在心头的巨石,无数次失败带来的挫败感,在这一刻被狂喜冲得烟消云散!
吕春严瞪大的双眼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撼和不可思议。
他仿佛忘记了呼吸,只是死死地盯着大屏幕上那稳定在15500kgf的推力数值,以及一片祥和的绿色状态指示。
过了好几秒,他才像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梦呓般的轻颤,难以置信地轻声问道:“老刘……这……这是……成功了?真的……成了?”
刘永全张了张嘴想要回答,但终究没有开口,而是望向身后的秦小明。
“模式转换完成!涡喷模式运行稳定!参数均在安全包线内!切换成功!”
秦小明带着巨大激动却又强行克制、保持专业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响彻整个控制室,为这场惊心动魄的测试盖上了最终的确认章。
欢呼声和掌声终于爆发出来。
“呼——”
吕春严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六代机真的要成了。
回想二十年前,f22首飞的时候,华夏连二代半战斗机都还没造明白。
而现在,人类第一种第六代战斗机,结合第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即将在盛京飞上天空。
形势,已然发生了180°的逆转。
“这次,希望你们也能有钢铁般的意志……”
吕春严看着太阳落山的方向,喃喃自语道。
“控制台注意!准备切换至涡喷模式!”
“明白!切换至涡喷模式!”
操作员的回应带上了些许紧张,但仍然坚定地拨动了最后两个关键的拨杆开关。
这一次,变化是剧烈而直观的!
sB503高空台的模拟参数再次跃升:
模拟高度: 22000米
模拟马赫数: 2.40
发动机也开始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
前两级风扇的叶片被制动、停止转动,并通过变弯度机构调整到几乎完全顺流、阻力最小的“风车”姿态。
分流比从1.0796一跃突破至 3.0800,这意味着绝大部分气流都被强制通过核心机,外涵道近乎关闭。
分流环角度则从+6.4°急剧收缩至-31.8°。
入口总压相应进一步攀升至 255.31 kpa。
就在这一系列参数剧变的同时,控制室内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之前连续几次,他们都卡在这最后一步上面。
吕春严、彭卫军乃至所有经历过之前多次失败测试的航发院工程师们,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开始了!
推力曲线在指令下达的瞬间,如同过山车般猛地向下俯冲。
15500kgf……15000kgf……14500kgf……转速曲线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几个监测高压压气机入口和模式选择阀喉道位置的压力脉动传感器读数也开始剧烈跳动……
20秒!
这短短的20秒,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好在这一次,数据曲线的震荡却并未发散,而是重新稳定下来。
推力曲线在俯冲到约14200kgf的低谷后,下坠的势头终于被遏制住了。
30秒!
推力曲线停止了剧烈的震荡,稳定在一个新的平台:
有效推力: 15500 kgf!
虽然比小涵道比涡扇模式下的加力推力(17800kgf)稍低,但它确确实实稳定住了!
而且,在整个惊心动魄的切换和稳定过程中,中央大屏幕上那幅复杂的三维剖面结构图,始终保持着令人心安的绿色。
成功了!
整个控制室凝固了一瞬。
几个月来压在心头的巨石,无数次失败带来的挫败感,在这一刻被狂喜冲得烟消云散!
吕春严瞪大的双眼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撼和不可思议。
他仿佛忘记了呼吸,只是死死地盯着大屏幕上那稳定在15500kgf的推力数值,以及一片祥和的绿色状态指示。
过了好几秒,他才像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梦呓般的轻颤,难以置信地轻声问道:“老刘……这……这是……成功了?真的……成了?”
刘永全张了张嘴想要回答,但终究没有开口,而是望向身后的秦小明。
“模式转换完成!涡喷模式运行稳定!参数均在安全包线内!切换成功!”
秦小明带着巨大激动却又强行克制、保持专业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响彻整个控制室,为这场惊心动魄的测试盖上了最终的确认章。
欢呼声和掌声终于爆发出来。
“呼——”
吕春严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六代机真的要成了。
回想二十年前,f22首飞的时候,华夏连二代半战斗机都还没造明白。
而现在,人类第一种第六代战斗机,结合第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即将在盛京飞上天空。
形势,已然发生了180°的逆转。
“这次,希望你们也能有钢铁般的意志……”
吕春严看着太阳落山的方向,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