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章 反击,号角吹响(第2页)


 “这些过去布下的闲棋冷子,还真就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战略价值!”


 常浩南心说这可不是什么闲棋冷子,而是哥们早就等着这一天呢。


 当然,明面上不可能表现出来。


 因此只是微微一笑,又补充道:


 “而且,栾主任,这个反制动作,时机上我们还可以再拿捏一下。”


 栾文杰把征询的目光投向常浩南:


 “我的建议是,不必立刻发动。”后者给出解释,“可以等到2015年下半年,美国海军第二批次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正式签订建造合同、甚至龙骨铺设开工之后,我们再突然宣布中止相关合作……”


 栾文杰看着常浩南,满脸都是“不愧是你”的表情——


 显然到那个时候,美国海军将真正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如果硬着头皮继续建造没有可靠动力核心的朱姆沃尔特,造出来的就是天价的、短时间内完全无法形成战斗力的累赘,成为巨大的财政包袱和政治笑柄。


 而如果被迫放弃朱姆沃尔特,回头去建造技术相对成熟但已显落后的伯克flightiii型驱逐舰,一样要损失巨大的前期投入,而且在战略上,也是对其‘由海向陆’和海军技术优势的一次沉重打击。


 虽然说是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哪有几个人能做到决绝的壮士断腕?


 再者还有军工集团以及国会的利益博弈,足够让华盛顿内部乱上一阵子了。


 更讽刺的是,正如对方刚才所说,这个机会还是美国人亲手奉上的。


 如果他们不在欧盟和华夏之间横插一脚,那相关的技术转移应该早就已经完成了。


 到时候就是英美两国之间的事情,华夏就算切断后续的技术援助,也不可能造成十分致命的影响。


 “反正。”常浩南最后断言,“无论他们选择哪条路,都意味着巨大的经费浪费,以及错失无法挽回的战略窗口,这可比单纯的经济损失更能刺痛他们的神经……”


 其实到了眼下这个阶段,华夏已经不需要什么窗口期了。


 反倒是留给美国的时间……


 恐怕不多了。


 ……


 带着满载的信心和一份极具杀伤力的反制方案,栾文杰终于心满意足地乘车离去。


 火炬实验室周围,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然而,在这份和谐的表象之下,庞大的国家机器,已然开始了高速而精密的运转。


 三天后的清晨,常浩南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


 他脱下大衣挂好,习惯性地掏出个人手机,准备放进屏蔽盒。


 但在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通知栏里,几条推送的新闻标题却瞬间刺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