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8章 丧钟为谁而鸣(第2页)
画面切换,密集的5g基站点如蜂巢般出现在城市的模拟地图上,工程师们则在机房内监控着满负荷运行的设备。
“供应充足”四个字,无声却有力地驳斥了所有关于芯片产能不足的猜疑。
没有海量、稳定、高性能的通信芯片支撑,如此规模的基站建设与提前覆盖根本无从谈起。
随后的第二条: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7’(hpC-7)今日在鹏城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正式投入运行。”
镜头掠过这座由无数黑色机柜构成的庞然大物,辅以女配音员庄重激昂的嗓音:
“hpC-7系统峰值计算能力首次突破100 petafLops(相当于每秒十亿亿次浮点运算)大关,综合性能跻身全球前列。该系统核心处理器及加速部件均采用我国自主设计和生产的先进计算芯片……”
这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几天前还在媒体上宣称“华夏已被排除出超算竞争”的大卫·特莱脸上,更以无可辩驳的硬实力,为国产芯片的性能与可靠性做了最雄辩的背书。
而最杀人诛心的,还当属最后的第三条: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先进制程芯片的强劲需求,华芯国际宣布,其位于津门Bhx区的半导体制造基地,将于2015年底前完成第二条等效7纳米工艺生产线的建设工作……”
这次的新闻画面跟昨天有点类似,展示了华芯国际津门基地的宏伟蓝图和忙碌的一期产线车间。
但后半段内容则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该产线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释放产能,为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高效、稳定、优质的芯片代工服务……”
“……”
再往后的内容,都已经不重要了。
全球代工。
轻描淡写的四个字,却彻底粉碎了所谓“技术封锁导致产能仅限于自用”的臆测。
正式宣告华夏不仅实现了突破,还具备了参与全球高端芯片市场竞争、输出规则的能力。
这三条消息,犹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
一刀切断“产能不足”的质疑,一刀剜除“性能存疑”的病灶,最后一刀则直刺“闭门造车”的臆想。
剂量猛、药效强、目标准。
至于疗效,自然也是立竿见影。
前一天还从各个角度争论新闻是真是假的各路媒体,这一次却集体失语。
此前质疑最猛的《华尔街日报》默默撤下了查尔斯·霍顿那篇充满质疑的稿件草稿,并在其网站不起眼的位置,原文转发了央视关于hpC-7和第二条7纳米产线的英文通稿,未加任何评论。
其余同行无论立场如何,都不约而同地择了最“安全”的打法——
转载华夏官方发布的信息,但不置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