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一块价值两亿元的透镜(第2页)

早已等候在此的栗亚波立刻迎了上来。

这一次,他已经养精蓄锐了足足一晚,因此脸上没有疲惫,只有跃跃欲试的兴奋。

“老师!您回来了!”栗亚波的声音带着激动。

“东西呢?”常浩南没有任何寒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实验室。

“这边!”

栗亚波引着常浩南快步走向实验室中央一个被高强度惰性气体笼罩、由多层防震防辐射装置保护起来的真空操作平台。

在平台中央,一片薄得几乎透明、仅有巴掌大小的不规则晶片,静静地悬浮在无尘环境中。

它呈现出一种奇特的透明灰色,边缘在光照下映出一片略显奇特的虹彩。

但除去这个细节之外整体看上去……似乎平平无奇,甚至有些脆弱。

“按照您上次离开前提出的‘液相可控剥离’工艺,”栗亚波语速飞快,“我们……成功了!”

短短一句话,让常浩南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昨晚在电话里,栗亚波只是照例汇报有情况。

但他离开之前已经把溶剂配方、表面张力控制参数和剥离动力学模型全部交给了对方。

应该没有再失败的道理了。

栗亚波指着那片晶片:“这是宏观尺度下,我们成功分离出的第一块具备完整结构的负折射透明材料。虽然形状还不太规则,尺寸也有限,但它的晶体结构和光学特性,经过初步表征,完全符合理论预期!”

常浩南的心跳,在胸腔里有力地搏动着。

就像十几年前,他第一次前往盛京601所时那样。

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假装平淡地问了个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

“做了多少次?”

栗亚波立刻转身在旁边的控制电脑上调出实验日志,屏幕上一长串密密麻麻的记录滚动着:

“从开始尝试宏观分离算起,一共进行了97次完整流程。其中成功完成剥离步骤、并保持结构基本完整的,有70次。”

他指着屏幕上一个高亮标记:“积累起来之后,最终得到了这么一块晶片。”

97次尝试,70次成功剥离,最终得到一片合格的晶片。

常浩南的目光扫过实验记录上那触目惊心的材料消耗清单——各种超高纯度稀有金属、特殊衬底、定制化学溶剂、超净环境维持、设备损耗……短短几个月,

仅仅为了这一片小小的晶片,烧掉的经费粗略估计就高达一亿元人民币!

“呵……”常浩南轻轻吸了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回那片看似不起眼的晶片上,“这恐怕是此刻地球上,单位重量价值最高的单一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