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老型号也有新春天(第2页)

 不过常浩南依然有些好奇是哪个型号要准备出口了。

 90年代华夏空军装备出口的重头戏除了老生常谈的歼7m之外,另外一个就是k8,而且也是按照各国需求进行深度定制。

 这种平直翼的亚音速小飞机很适合作为低成本的对地攻击机,比如一些东南亚国家就会要求增加挂载英制航弹的功能。

 除此之外就是些运12还有直9之类的零零碎碎,但这些型号基本不涉及改造,也就基本没什么往阎良转场飞行的必要了。

 于是他离开之前就顺便问了调度室主任一句:

 “知道具体是什么型号么?下午来的那架。”

 只要飞机一降落,型号这种基本信息哪怕对于周围的爬墙党来说都不算什么秘密,常浩南自然可以直接开口问。

 “611所的,歼7的新改型,暂定的编号叫歼7f。”

 听到这个回答,常浩南先是一愣。

 歼7f他熟啊。

 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到这个型号的总体设计里面,但作为改进方案核心的下颌式进气道却是他重生之后一路走来的起点。

 并且进气道和涡喷14B发动机的飞发匹配工作还是常浩南完成的。

 只是没想到132厂那边的效率这么高,这才4月份刚出头,就已经把原型机给造出来了。

 哪怕这个飞机几乎没应用什么新技术,两个多月造出一架新机的速度也着实可观。

 对方大概以为他是想联系那边插队,便又继续回答道:

 “不过跟过来的国外代表团阵仗比较大,想插队恐怕有点困难,再说你们那个型号也不太方便在外国人面前暴露太多吧,他们可是能直接进到停机区域的,万一看到细节就不好了。”

 “哦,我倒不是这个意思。”

 常浩南摆了摆手:

 “就是问一下,看能不能在这遇见熟人。”

 “那估计悬了,我记着你好像是……”

 调度室主任话说到这里,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诶,我记着你不是601所的么,怎么现在172厂改歼轰7也有你一份?”

 在此之前常浩南只来过一次阎良,就是歼8C的01号原型机因为喘振而迫降的那次,所以调度室这边自然而然地以为他是601的人。

 “这个么……我倒不能算是601所的,非要说的话,应该算是某种外援吧……”

 常浩南一时间也不好解释自己目前这个有点别扭的身份状态,只好含糊其辞过去,然后找了个准备去吃午饭的借口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