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是你懂涡扇10还是我懂涡扇10?(第2页)

 

    而眼前这些报道,竟然清一色都在关注那两架侧卫上面的新型发动机,显然是经过章亮平专门筛选的。
 

    给领导新闻报道摘要,确实也是秘书的工作之一。
 

    但如此精确地把关于涡扇10的内容挑出来
 

    路走宽了,小子。
 

    常浩南还真就愿意看这个
 

    他当然不需要从这些外部资料搜集什么信息。
 

    主要是有一种“父母在朋友圈里显摆自家孩子,然后偷偷窥屏看评论区”的快感。
 

    于是,常浩南兴致勃勃地翻开第一份报纸
 

    这篇在10月2号就发行出来的、占据了足足大半个版面的报道,内容十分充实,详细分析了歼11完全国产化之后,对华夏空军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两种第三代战斗机的定位问题。
 

    还加上了一段非常吸引眼球的、跟空中自卫队15j的对比。
 

    只可惜作者断得一手好章,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并宣称在后面发行的画册杂志中,还有更加详细的内容。
 

    好奇之下,常浩南又找到了那份装帧精美的杂志。
 

    然后就绷不住了。
 

    杂志里面的内容确实非常详细。
 

    不仅有大幅的彩色照片,还用了十几页的篇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涡扇11发动机”随歼11一同引进、国产化并进行改进升级的历程
 

    没错,这篇文章把涡扇10描述成了a31的升级型号。
 

    又因为是装机对象是歼11,所以直接给按了个涡扇11的名字。 其中甚至还有“俄方技术人员”发表的回忆和评价,以及发动机的详细技术数据等。
 

    给常浩南看得一愣一愣的。
 

    如果不是包括型号名称、总师身份、研发单位和重要时间节点在内,根本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是正确的话,他甚至会以为是不是研发团队里面哪个人泄密了。
 

    显然,这位作者没有任何内部消息源。
 

    但能在纯架空的条件下洋洋洒洒写出这么一篇东西
 

    文学水平确实非常了得。
 

    常浩南哭笑不得地指了指那本杂志
 

    “这怎么说的跟真的似的”
 

    坐在对面椅子上的章亮平探过头看了一眼,也跟着笑了出来
 

    “嗐内容不重要,民间的瞎猜嘛,主要是民众对于咱们新发动机的期待和呼声很高”
 

    “我跟您说,这本杂志定价20块,我那天加价加到50,才从那书摊老板手里抢到。”
 

    显然,他之前也看过,知道里面写的内容是些什么。
 

    常浩南听罢人都惊了,但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好无奈地摇摇头
 

    “也不奇怪,写的确实好。”
 

    “多亏了涡扇10是我自己设计的,否则我看见这篇文学作品,估计都要信个三分”
 

    就在常浩南准备看看后面还会有什么离谱内容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