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丈量华夏(第2页)

 

但大量的多维数据混杂在一起,也会导致仅靠人眼无法正常分辨出数据图谱中的内容。

 

现在大屏幕上的图像既然已经包含了清晰可见的多层信息,显然是已经经过了一些处理。

 

“没错,我们这次参照国外最先进的技术,采用了边传输边处理的技术,这样在完成图传之后的第一时间,就能拿出结果。”

 

李年恒回答道:

 

“否则高光谱遥测数据是图谱合一的,肉眼根本看不出什么东西。”

 

实际上,这就是双方的信息差了。

 

原则上讲,孟震远的那个项目是在卫星入轨之后才算正式开始。

 

到现在连半个月都没有。

 

因此航天局今天的本意是让他们参观一下测控中心,再熟悉一下基本情况,然后回去开始做项目。

 

既然是参观,那肯定要整点直观能看懂的。

 

所以才专门放了这张图。

 

结果常浩南今天过来是准备直接干活的。

 

华夏石油那边连勘探队都已经提前撒出去了,就等着接收具体的勘探位点呢。

 

所以他想要的显然不是看个热闹:

 

“那最原始数据你们应该是保存下来的?”

 

“当然,都保存在服务器机房里面,等您以后需要的时候,我随时可以带您过去。”

 

李年恒说着指了指自己脚下。

 

“呼”

 

听到这个回答,常浩南松了口气。

 

他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如果数据处理是在星载计算机而不是地面完成的,那麻烦就有点大了。

 

因为流形学习的提取算法跟现有的多波段融合算法完全不同,没办法再利用已经被后者“污染”过的数据。

 

他定了定神,对李年恒说道:

 

“那现在就过去吧,我们的算法框架已经搭建好了,需要用到原始数据进行提取。”

 

“好”

 

李年恒早就已经收到了栾文杰的指示,在不违反原则、不涉及卫星轨道和姿态控制的前提下,整个测控组都围绕常浩南展开工作。

 

因此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点头,然后就准备带常浩南去服务器机房。

 

然而“好的”两个字还没说完,转身的动作就定住了。

 

过了几秒钟之后,又缓缓回过头。

 

这个时候,旁边的栾文杰也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常浩南和孟震远。

 

“你们的算法已经弄出来了?”

 

李年恒大脑飞速运转,但想来想去,这句话似乎都只有字面那一层意思

 

但是

 

资源二号这才打上去15天。

 

要是排除刚开始找不到信号的那天。

 

才14天。

 

就连我们测控中心,都是刚刚接收到第一份完整的华夏西北部测绘结果。

 

然后你们两个第一次过来、连测控中心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的人。

 

就把遥感数据提取和分析的算法给弄出来了?

 

看着面前两个人疑惑中带着茫然的眼神,孟震远不动声色地后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