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鬼案再现(第3页)

 赵福生听到这里,眼中闪过冷色。 

 “原来是这样。”她随口应和了一句,常五嫂道: 

 “可不是呢,我儿大有前途呢,哪知竟遭横死。”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正题。 

 赵福生听她这样一说,顺势就问: 

 “照理来说,你儿子所在的医馆位于官府旁,应该安全得很,他人又年轻,行医又很稳,怎么会突然死了呢?” 

 “说到这里,我也觉得蹊跷得很。”常五嫂哭道: 

 “我儿学医,向来很是注意身体,吃喝都讲究,每天还练五禽戏,就是想要保重身体,将来好生儿子,杨开泰答应了我儿子,如果再过两年他女儿生不出儿子,就给他纳妾呢——” 

 “……”赵福生眉心一跳,追问: 

 “既然是这样,那他怎么会死?” 

 “是啊,好端端一个人,怎么会死呢?他年前回来时,还说两年后定要给我生个大胖孙子——” 

 张传世忍不下去了,跳出来指着常五嫂道: 

 “你只管说你儿怎么死的,怎么啰里八嗦、东拉西扯?” 

 “你这老头儿怎么说话的?” 

 常五嫂的儿子一听张传世这话就怒了,忍无可忍喝了一声。 

 眼见口角纷争即将掀起,赵福生打圆场: 

 “好了、好了,一人少说两句。” 

 她年纪不大,但在刘三爷、常五嫂几人看来却颇有威信,她这样一说话,那常五嫂的儿子虽说还很不快,却忍了下去。 

 常五嫂突然道: 

 “我儿淹死的!” 

 她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顿时如石破天惊。 

 原本还对常家村镇的闲杂事不大感兴趣的胡容等人脸色大变,闻言俱都瞳孔震了震。 

 抱着卢盼儿的陈母浑身直抖。 

 这一路行来的可怕惊魂经历仍历历在目,东屏村、文兴县复苏的厉鬼,满地的鬼脚印形成沼泽令人触目惊心。 

 “淹、淹死的?” 

 姜英吃惊道。 

 一种不妙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想起在离开文兴县时的马车上,赵福生与武少春的对话恰好提及了文兴县的这桩鬼案——当时赵福生就有言在先,说这桩案子并不会因为文兴县的鬼祸被阴差马面分解轻易就歇止。 

 那时姜英虽说真心诚意敬佩赵福生实力,对她心悦诚服,但对她这句话却仍存疑。 

 在他看来,文兴县的鬼祸已经达到了灾级,能被鬼差解决纯属是一行人幸运有赵福生保驾护航,一般人入这县城恐怕都有去无回。 

 这么可怕的鬼祸,怎么可能就只是一场鬼祸的其中一环而已? 

 如果文兴县的鬼案只是一场灾祸的一部分,那么这场浩劫真正的祸源又在哪里?且会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祸事? 

 大家都不敢细想。 

 可没想到仅仅不到一天的功夫,赵福生的话竟像是得到了验证。 

 姜英、陶立方等人心中格外不安,瑟瑟发抖的看向赵福生: 

 “大、大——” 

 “大小姐,看来你说的话应验了。” 

 丁大同虽说也恐惧,但他毕竟曾任一方大将,心性远比陶立方等人更稳。 

 在赵福生没有表明自己身份的情况下,他不愿姜英二人因一时惊恐说漏了嘴,破坏了赵福生的计划,因此率先出言将二人的话语打断。 

 常五嫂处于悲痛中,没有听出这几人的言外之意,她忿懑道: 

 “是,淹死的!杨开泰说是我儿跟郡府差役约着去喝酒,归家途中失脚落入一个池塘中,当时夜晚,四下无人,第二天浮上水面才看到,捞起来时,人已经断了气。” 

 她又哭天抢地: 

 “谁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肯定是他杨家害我儿性命。” 

 “打官司,一定要跟他杨家打官司,我要他杨开泰砍头赔命。” 

 她怨恨的道。 

 刘三爷听到此处,也叹了一声: 

 “之后杨开泰让人将二娃尸体拉了回来,还想赔些银子了事。” 

 但是常家人不肯善罢甘休。 

 常五嫂只知道自己当年好端端的将一个儿子送到杨开泰手中当学徒,如今几十年时间过去,杨开泰就给自己送回一具尸体。 

 她咽不下这口气,因此联系了县里的人想要给儿子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