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个执念(第2页)

 外头四处挂满了红绸,红彤彤的灯笼将黑夜照亮。 

 赵福生在众人簇拥之下出了房门,顺着长廊进入正宅。 

 只见孙府内外大门敞开,内庭、外面的庭院已经摆满了桌椅,前来喝酒的人将桌子坐满。 

 桌上摆满了酒菜,送菜的小厮、仆人在席间穿梭,看上去是异常热闹。 

 “老爷说了,今夜是少爷大喜之日,还要搬些铜钱发放。” 

 孟婆搀扶着赵福生下了长廊,进入庭院时,途经一个桌子时,听到一旁的男子在讨论: 

 “孙府家大业大,听说如果不是现在上阳郡情况不对,孙家的少爷成亲,应该请个戏班子来坐镇。” 

 “不宜招摇啊——不宜招摇。” 

 坐在另一旁的一个男人摇着头招呼了一声。 

 “新娘子来了!” 

 阿园高喊了一声,那说话的二人立时噤声,且不约而同的转过了头来。 

 赵福生、孟婆与刘义真一见这二人的脸,不由浑身一震。 

 说话的二人长了一张一模一样的面容,只是一个肤色略黑,一个稍白一些。 

 二人年约十八,穿了一身青黑劲装,外罩带皮毛的坎肩,如果不是赵福生几人对他们的长相十分熟悉,恐怕还真分不清这两人谁是谁。 

 “范大、范二?”刘义真惊呼了一声: 

 “你们怎么在这里?!” 

 他一喊完之后,就知道自己可能认错了‘人’。 

 果不其然,阿园及同行的其他人纠正: 

 “刘娘子莫不是眼花了?这里哪来的什么范大、范二?这分明是二老太太的娘家兄弟,姓孙呀。” 

 “哈哈哈哈。”其他人也跟着善意的大笑出声,试图缓解刘义真的尴尬。 

 眼前的局面既荒谬又惊悚。 

 刘义真看向赵福生,阿园道: 

 “小姐才来金县不久,家里亲戚多,你还没认全呢,等婚后太太自会介绍一一认识的。” 

 她说完之后,又看向桌子: 

 “这一桌面都是熟人,这两位是老太太的娘家兄弟及妻眷等人,这两位是孙大姻伯、二姻伯,还有两位太太。” 

 随着她的介绍,桌上的人一一转过了脸来。 

 赵福生等人先前见过的守门周老头儿也在其中。 

 只是此时的周老头儿咧着嘴笑,露出并不整齐的牙齿: 

 “新娘子真是端庄美貌,听说是官家千斤,真与绍殷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他顶着一张老头儿的脸,说话时却是妇人声音。 

 周围人竟全然不觉得诡异,反倒笑着应和了几声。 

 还有另外几张生面孔,都挤坐在一张桌子上,善意的望着赵福生几人笑。 

 耽误了这一阵,阿园连忙道: 

 “几位亲家老爷们,吉时快到了,误不得,我们得赶紧入喜堂去。” 

 “快去、快去,别误了时辰,绍殷等很久了。” 

 ‘范必死’老气横秋的挥了挥手。 

 阿园松了口气,拉着赵福生往前行。 

 孙家占地面积不小,从‘沈艺殊’临时所住的屋舍至成婚的正堂,有数进门的距离。 

 沿途挂满红绸、灯笼,四处张贴喜字。 

 只要有庭院的地方,摆满了桌子,桌上摆了各式各样讲究的席面,大鱼大肉俱有,瓜果点心也不缺。 

 新娘子所走的路被清理了出来,铺了红绸子。 

 赵福生从这一桌面穿过时,途经另一桌席,一个男人的声音再度响起: 

 “你听说了吗?今夜绍殷成婚,大老爷十分豪气,说是要发放三十筐铜钱呢。” 

 这一相似的话语响起,赵福生身上蹿起鸡皮疙瘩,脚步一顿。 

 另一人也随之接话: 

 “唉,听说红泉戏班前些日子去过并州,当时孙大老爷听到消息,还想去一趟呢。” 

 “如果不是上阳郡出了事,以孙大老爷的脾性,这长子成婚,怎么也该请这名戏班也唱几台戏的。” 

 “那戏班子一立,这金县之下四面八方的村庄恐怕都要听到消息,赶来城中听一听。” 

 “可惜就是臧大人情况不稳。” 

 “听说是不是上阳郡镇魔司出了新的法令?”有人问。 

 “什么法令?”另一人也好奇的问道。 

 “镇魔司的令司制定了个新的规则,说是新婚的女子,必定要先送镇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