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事有反常

第六百三十三章


 ‘哟嗬!’


 荒野山村内,有人高高的长喝了一声。


 声音在山间回荡,形成回音,仿佛山谷间有人相互应和。


 一时间,‘哟嗬’声不绝于耳,穿荡在‘哗啦啦’的雨水里,赵福生乘坐的马车内因无人说话,显得更加的幽冷了。


 “有客人来了。”


 武家兵的声音也响起:


 “来几个人,帮着烧些热水,安顿客人了。”


 他话音一落,村庄顿时‘活’了。


 有人应答了一声,很快举着火把跳雨而来,一行马车也缓缓进入村子中,很快与村民碰头。


 赵福生等人进入村坝正中,便就着火光大概打量四周的情景。


 这村子可不小,内有126户,至少是个大镇的规模。


 村口处有入户的大门庭,数间傍门而建的屋子恰好在入口之处。


 入口不远有院坝,坝内搭了棚,正中摆了棺材,悬挂着白幡等物。


 棺材前摆了个缺角的破碗,内里装了灰,上插香烛。


 正上方支了四根竹竿,盖了一张破旧的草席,搭了一些干枯的麦桔秆在上头,水顺着参差不齐的桔秆往下淌,有一部分淌入棺材表面,发出‘啪嗒’的、有节奏的脆响。


 这棺材前也没摆烧纸钱的火盆,兴许是时间还早,也有可能是赵福生一行人的到来惊醒了村庄,院坝上竟然人还不少,显得很是热闹。


 这一场葬礼显得有些荒谬。


 既有种慎重后拼尽全力的隆重仪式,也有种极致简陋,仿佛村民并不在意的矛盾。


 马车依次进了村庄,众人一一下车。


 赵福生的目光情不自禁的转向棺材,定定看了片刻后,这才转过了头,看向村庄。


 村里四处都点了火把,火焰‘轰隆隆’的燃烧,将四周照亮。


 雨水‘啪嗬’打在茅草屋顶,发出响声。


 火光中,许多衣衫褴褛的村民目光呆滞的盯着众人看。


 这些人稍体面些的,有衣裳蔽体,也有一部分连上衣都没有,露出瘦得皮包骨似的腊黄胸膛。


 许多人呆滞之下呲牙咧嘴,露出内里所剩不多的牙齿。


 这些人才符合赵福生对大汉朝许多穷苦村民的认知,但这也更显得武家兵的存在格外怪异。


 “打扰了。”


 赵福生下车后向武家兵说了一句。


 余灵珠不以为然,脸上露出嫌弃之色。


 众人一一下车,村民们俱都直勾勾的盯着一行人看,武家兵似是很会察言观色,连忙驱赶众人:


 “一群吃不饱、饿不死的懒汉,村里来客人了,还不烧水做事,守着这些大人们看什么滚滚滚——”


 他在村里威信很高,这话音一落,其他人便畏畏缩缩被赶离。


 “武家兵。”


 赵福生喊了一声,武家兵立时便佝偻着后背上前:


 “大人有何吩咐”


 赵福生道:


 “我听苗有功说,你这村子人数不少,应该地方不小吧”


 “不小、不小。”


 武家兵接连点头:


 “这里只是村头,后面连着一大片都是房子——”


 “你领我转悠一圈。”赵福生朝他招手示意。


 武家兵一听这话,愣了一愣:


 “大人,这会儿天黑下雨,不如天亮以后——”


 他话没说完,赵福生便将他打断了:


 “天黑怎么了难道你怕夜路走多了,遇鬼不成”


 “鬼”武家兵一听这话,不由笑了:


 “我们这里没有鬼!”


 他这话异常笃定,引起了赵福生及所有人的注意。


 刘义真不由提高了些音量:


 “没鬼”


 “没鬼!”武家兵又摇头。


 赵福生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


 “你怎么敢如此肯定”她看向余灵珠,见余灵珠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显然觉得武家兵的话荒谬至极。


 “真的没鬼,我们村有专门保佑此地的神明。”武家兵肯定道。


 “你——”


 余灵珠正要喝斥,赵福生向她使了个眼色,不着痕迹的摇了下头,接着道:


 “既然没有鬼,那正好你带我们在村子里转悠一下,明日我们天亮就要尽早启程,没有闲功夫转悠村子。”


 武家兵想了想就答应了。


 “我找四个人取些火把引路,只是这天黑路滑,大人们若非要走夜路,可要仔细不要摔了跟斗,到时怪我们服侍不周到就行。”


 此人进退也算有度,说话间语气流畅,既恭敬又有条理,此时说得多了,他好像还能开上两句小玩笑,实在不像藏在荒山野岭内没什么见识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