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求神求己(第2页)

 更何况天下之大,厉鬼横行,避又能避让到何处?

 有些鬼域能避,那是因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有些鬼域是避无可避的。

 厉鬼永远不会害怕,不会退缩,它们只畏惧强大的力量,受困于更大的厉鬼,否则杀戮永不止步。

 “哪怕我们有本事逃出武清郡,暂时摆脱法则,可这鬼树之害你们也看到了。”赵福生道:

 “‘常家的生意’已经进入了隆阳县,深入帝京,这意味着厉鬼的法则已经延续到了帝京。”

 众人可以逃出武清郡,甚至可以逃离帝京,但鬼树如果不加以制约,将来肆无忌惮增长,到时天涯海角,又何处是藏身之所?

 “世人辛苦劳作,以血汗供奉镇魔司驭鬼者,我们是挡在天下百姓与鬼之间的一道防线,我们逃了,百姓是没法逃的。”

 赵福生再度摇头:

 “这桩鬼祸太严重了,我们逃不脱。”

 “……”

 她的话令众人面面相觑,苗有功等人脸上露出绝望之色。

 刘义真道:

 “福生说得不错,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

 孟婆也道:

 “这世道,没有哪里是安乐窝。”

 蒯满周把玩着自己的头发,目光始终跟着赵福生走。

 武少春神情坚定,二范各提一条血红脐带在手。

 ……

 赵福生并不出声,只看向众人,万安县人不用多说,是与她一路过命交情闯出来的。

 帝京众人还在惊疑不定。

 她留了一定时间给众人消化现实,最后道:

 “诸位,接下来的话我只说一次。”

 说到这里,赵福生话锋略微顿了一顿:

 “虽说我敕封神明,利用法则保命,甚至收纳香火。但求神不如求己,说到底,武清郡的情况求谁也没用。”

 她目光落向余灵珠、王之仪二人:

 “帝京之内的情况你们也清楚。”

 大汉朝已呈微末之势。

 皇帝如同被百姓供奉的吉祥物,朝廷的官员沦为镇魔司的走卒; 而镇魔司驭鬼者大权在握,行事随心——百姓的生死及生存竟掌握在凭借当地驭鬼者的良知之中,而非依靠规章制度。

 镇魔司如今也是人才凋零。

 王将之中,封都老矣。

 这种‘老’并非是指他寿数的衰老,而是他受厉鬼侵蚀很深,处于厉鬼复苏的边沿。

 王将之中,余灵珠、王之仪等人也在武清郡中,却难撑大局。

 帝京还有一些老驭鬼者,自身都难保。

 偌大镇魔司,只剩一个空架子罢了。

 百姓还不知道这样的事,朝廷仍将镇魔司当成最后救赎,可赵福生此次帝京之行却看清楚了,一旦有个大鬼祸爆发,大汉朝这艘已经漏水的破船能在顷刻间便解体。

 到时众人何去何从?

 “一味躲避没有用,许多问题,只有放手一搏。”她平静的看向众人:

 “此时我希望诸位与我同心,平息武清郡鬼祸。”

 说完,她目光环顾四周:

 “诸位,可愿助我一臂之力呢?”

 她话音一落,蒯满周自不用多说,孟婆、陈多子率先表态:

 “我们跟大人自然是共进退的。”

 “你还欠我一个承诺。”刘义真笑道:

 “我爷不封神前,你可摆脱不了我。”

 武少春也道:

 “大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范必死看了一眼弟弟,范无救毫不犹豫往前迈了一步。

 他的态度已经不言而喻,范必死低头轻笑了一声,也跟着站到了弟弟身侧。

 ……

 丁大同迟疑半晌,也硬着头皮往万安县的方向走。

 片刻后,余灵珠脸色青红交错,她咬紧了牙关,看向帝京众人:

 “其他人我管不了,但武清郡的祸追根究底是我闯下的,我一定要留在这里,解决善后。”

 她看向众人:

 “你们、你们其他人各寻前程吧,我、我管不了那么多。”

 这一番话尽显她性格特色。

 她在镇魔司任王将期间,曾收揽王令等人在麾下为她行走,太平年月期间,王令等人有她庇护,对她忠心耿耿;在百里祠村时,大家听从她的话,而她也不负众望,曾在与赵福生分头行动期间,以自身力量尽力救助每一个曾对她忠心的令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