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变化(第2页)

 着短衫的百姓围拢在门口,排着队领庆功米粮,不多,只一人一斤,但也足够惊喜。

 “莫忘皇恩!莫忘皇恩!”

 分米的管事扯嗓子喊。

 排队的人连连点头,领到的人头也不回,赶着回家烧饭。

 梁渠摇摇头。

 此次行动牵扯到两位武圣,上头肯定事先知晓,但奖赏绝不会那么快下来。

 他转头,又看到商会门口张贴着大大的红榜,上面龙飞凤舞题着庆文。

 庆文右下角位置盖着平阳县的县令印章和简中义的私章,证明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浩浩乎,平泽无垠,夐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岛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好文采。

 梁渠自己作诗,作文不出,但基本的鉴赏能力不缺。

 整篇文章开头叙写战争不易,吊丧逝去将士,斥责鬼母暴行。

 随即话锋一转,阐述起河泊所此番取得的重大功绩,百姓日后必将安居乐业云云。

 阅览通篇,振奋人心。

 上回鬼母教大闹,搞的周边数个大县人心惶惶,造成流民众多,的确需要这么一针强心剂。

 而在庆文旁边,还罗列了几张新的政策告示。

 第一张便是关于流民问题。

 告示表明今年十月秋收之前,只要流民们过来,未尝犯下杀人,抢劫,奸淫大错,过去的种种既往不咎,再登户籍,从头来过。

 当初许多流民来到平阳县,大半都得到了安置,但还有很多跑到了山林里头,选择当隐户。

 更有甚者选择当土匪,给过往商路增添不少负担。

 此举明显是要进一步扩大人口,减少动荡,增强商队流通。

 接下来两条则是关于今年第二轮耕种问题,包括没有种子,没有工具,可以先去衙门借款,收获后再还。

 第四条是关于平阳县周边几乡,准备明确统筹出四个大镇,分列东南西北四角,为今后立府,融入进来作准备。

 梁渠所在的义兴镇属于规划中的东镇,今后的“东城区”。

 上述四条同梁渠关系不大,但第五条比较有趣。

 平阳县准备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