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宇琼楼38一更(第2页)
她就说:“我给指派几个嬷嬷,嬷嬷们乃太后身边人,早年赐给公主。由嬷嬷教导几年,终归是好的。”
便是婚嫁,也不敢有人因为年幼时的遭遇轻慢她们。若是这般下来都不成,那便不用强求。
知府夫人回去便跟知府说:“到底是闺阁养出来的,心思纯了些。郡主乃天之骄女,但凡想的,无不是有人捧到手里。如何能知道人心之贪婪!
那等地方教出来的女子,骨子里便是个玩意而已。怜老惜贫尚可,怜惜此等人,那又何必?这些女子亦不见得感念这份怜惜,她们所求者不过是男人的追捧。
郡主想的周全,宫中嬷嬷教导自然不同。可却不知,这宫中嬷嬷教导过的,将来许是能卖出个更好的价儿。”
刘知府哪里要听这些个事,他只问说:“你提甄家事,郡主如何答?”
“郡主下帖,为的是慈幼院,跟其他并不相干,竟是未寻到机会。”知府夫人叹气,“老爷多虑,宫里终究不是娘家。哪个女人也不能舍了娘家!何况甄家那般权势,宫里看中郡主,未必不是因为郡主出身甄家。舍甄家这与自撅根基有何不同?”
是啊!这位金通判应该也不会是冲着甄家来的。
许是年轻,急于要政绩?
给予了甄士隐与女儿团圆的时间,等到晚上,他主动走出院子,在四爷下衙之后来找四爷,显见的,他的话不能去前衙说。
今儿天冷,姑苏竟是落了一层薄薄的雪。
桐桐才温了酒打算跟四爷对饮的,却不想甄士隐来了。她便起身去了屏风之后,由着四爷接待甄士隐。
甄士隐的身子康健许多,不咳了,除了大病初愈之后的憔悴之外,他一切如常。一进来,便行大礼。
四爷将人扶起来:“甄举人请起。”
“金大人大恩……甄某感激不尽。”
四爷请人坐下,换了姜茶来,递给对方:“可是有话要说。”
“正是!”甄士隐说着便叹气:“……说起来,这已然是十年前的事了。那一年,在下中举了。”
说着,便长长一叹:“在下有一至交,名叫温良。此人亦乃姑苏人士,书香门第,其父其祖亦曾为官,乃是官宦人家。论起才学,此人可谓才高八斗,深受士子推崇。那一年,我与他二人共赴会考……可榜单三百二十八人,竟无此人名讳。”
四爷:“……”科举舞弊!
考童生,这是县里考。
考秀才,这是府里考。
考举人,这是省里考。
考贡士,这是朝廷考。
考进士,这是皇帝亲考。
正如金铮、金钟能得童生一样,史县尉在县上有这个面子,县令便给了。
而甄士隐乃是甄家人,以甄家的能力,他的科举必然一路顺畅。从童生,到秀才,到举人,凡考必中!
甄家的势力盘踞江南三省,甄士隐参加省考,哪有不叫过的道理?
桐桐皱眉:若是举人作弊,将才情不高的都压住了,那春闱当如何?朝廷选才,江南人文不显,岂不是就露馅了?
就听甄士隐道:“举人可任实职,在江南官场,举人功名止步,不再科举,进而入仕,在三省担任实职者占秋闱榜单一半。因出身所限,难就高官。可四品以下,税官、钱粮官,尽皆此等出身之人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