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漫漫91(第2页)

桐桐又说:“汪春贤的轨迹很容易查,她没走远过。根据推测,知道她可能干了什么……那她一个履历跟娱|乐|城这方面没一点关联的人怎么可能想起干这个?”人是不会看超出认知的行业的!

钱组长正要说话,来子镇那边来电话了,叫派出所的人去打听就知道了。

镇子就那么大点,摩托车过去三两分钟,况且,不需要去西庄,镇子上怕是就有人知道。毕竟神婆在当地可是能人,谁人不知?

那边说,在镇子上跟人打听了,就是调查了一下。年纪大的老人都知道,解放前,镇子上有个懒汉,在城里讨饭过活。

解放后呢,像是这种叫花子就会被遣送回来,回来就给分田地,分宅基地。

这懒汉先回来了,但因着懒,又都四十多了,娶不到媳妇,大家也都嘲笑呢!后来,他又去城里了,从城里领了一对母女回来。

当时那女儿也就是十岁上下的样子,但是那女人年纪大,像是四五十岁了。自从嫁给懒汉,就不咋下地。

一是因为小脚,二是……多病。

总是病病歪歪的,靠在门边上。叫她女儿在地里挖些野草之类的,说是草药,整天的熬啊熬的,喝没喝也不知道,多数是装病不愿意干活。

有那去过省城的都知道,这懒汉是从收容所里,把改造好的窑|姐给娶回来当老婆了。两人膝下就一个养女,就是汪春贤。汪春贤长大了,也不好说对象,就嫁给乐人人家,那男人不仅年纪大,长的还挫。

也是命不好,嫁了懒汉和养母也都死了。

结了婚,生了个孩子,憨憨傻傻的,但日子还能过。谁知道那一年夏天涨水,那傻子跑的慢了,被水给淹死了。汪春贤再也没怀过,就从洼子乡抱养了一儿一女,谁知道倒霉催的,那一年不知道从哪来的那些流行病,孩子一起给折了。后来男人也没有了。

真就是身边的人死绝了,人人都说她命硬,孤命克人。

打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神神叨叨的,能通鬼通神的。赶上改革开放,很多东西也没有那么严厉了。像是以前,封建迷信不能搞!后来,这不是就又抬头了吗?

给人算算事啥的,一个老婆子把日子过的红火了起来。

挂了电话,钱组长对桐桐竖起了大拇指:你是这个!还真被你猜中了。

一旦猜中了,就能顺着去挖。

比如,当年的收容所,做妇女工作的人应该还有健在的。包括当年的老档案,是不是还能找到蛛丝马迹,把李三妹和汪春贤给找出来。

她俩要是都在一个J院,或是是当年在同一条街上的同行,那当年做这方面工作的人一定有记录的,他们叫啥,多大年龄了,最后是怎么安置的,去向如何,等等等等,是有详细记载的。

只是年代久远,就怕不好找见或是遗失了,这就麻烦了。

钱组长又安排人过去查,桐桐跟那个年轻的警告苦笑:不好意思,又害你们加班。

不知道得投入多少警力,花费多少时间去翻腾。

对方摆摆手:不怕费事,就怕找不到线头在哪。

现在好歹卡住了一条线,顺着这条线捋一捋,一定能抽出个大案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