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漫漫106(第3页)

于是,旧事重提,沉渣泛起!

看着年迈的父母,说着今年的年不好过。大冬天的,煤炉子白天都不敢开,就怕煤炭烧不起,言下之意:再给点钱。一是过冬不暖和,二是没钱过年。

她都快疯了:“要不是你们,至于吗?不都是你们作出来的!你们还嫌不暖和?还嫌没钱过年?你睁眼看看,看看我这日子还能过吗?”

说着,就真的哭了。

愣是把父母撵出去,然后低声下气的跟丈夫商量:“要么,咱俩把孩子给你爸妈放下,咱去南边打工去。”没人认识咱们,不怕谁议论,等闲不回来就完了。

男方又怎么会愿意,他本身就年纪大一些,在当地有关系,所以,遇到事了怎么都能解决,看起来过的也顺顺当当的。可这要是出门去打工,这玩意谁看谁的面子?你以为出去能挣多少钱?

那是说啥都不去!跟朋友开了个驾校,在外面混日子去了,等闲也不回来。

孩子给父母看,他给父母生活费。也不说离婚,但也不管乔贤的开销用度了。

乔贤没工作没钱,在家里还有住的地方,出去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于是,就在县城里混呗。家具店卖家具,服装店卖服装,不是谁都知道她是谁家的人的,也不会把名字贴脸上。一旦碰到认识她的人,她就换工作就是了。

反正是再也没办法构建自己的社交圈,熟悉了之后,总有人有办法知道自己是谁,乔家有啥事。

当地人被议论的多了,他们自己都笑谈:一个小小的县城,因为一个林雨果闹的全国皆知。

老被人提及,调来的父母官都不好工作。据说是狠抓职务犯罪,势必要扭转名声。

而最叫桐桐高兴的是,节目组收到了很多的来信来电。

热线电话得有专人记录,信的话,给节目组的有专人来处理,这里面牵扯到反应问题或者案件线索,一旦发现就先送有关部门,请他们处理。

而给桐桐的私人信件,一般都是桐桐自己处理。但是,如果太多的话,李娜的工作里就有一条:帮着老板处理信件。

今儿桐桐午睡起来,挤了奶水洗漱过后就要走了,李娜一手拿着信,一手拽着桐桐的衣摆,眼睛却始终没离开信:“老板……这是个孩子的信。”

嗯?

“这个孩子求助,说她怀疑她的母亲是被拐卖过去的,这封信是她到县城参加数学竞赛的时候,偷着寄出来的……”

桐桐接了信过来,信的背面是打的数学草稿,从验算过程看,这是初中的数学竞赛题。这孩子在竞赛的考场上写了这封信,然后投递了出来。

李娜将信封递过去:“信封是元旦贺卡样式的……”应该是同学送的,上面就有邮戳,可以寄。

桐桐读了信,这个孩子说:我的妈妈不能出村子,家里人不让出村子,村子里的人也不让她出村子,我努力的走出村子,就是想着找人来救救我妈妈!我可以没有妈妈,但我想送我妈妈去找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