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34(第2页)
自家男人都说了,别看着大嫂子好像多能干似的,可那丢的都是大哥的脸。一个大男人叫媳妇在外面混,是啥有本事的能耐呢?
叫小如去上班,这是荣耀的事?关家也是倒霉了,碰到这么个亲事。不叫孩子孝敬公婆,不叫姑娘伺候姑爷,这到哪说都是没理。
小意考出去又怎么了?将来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关金家啥事?再宝贝,那受益的也是外姓人,一点也分不清里外。
罗宝琴倒是真不艳羡妯娌能工作,也不羡慕侄女们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她就只想叫女儿嫁个好婆家,一辈子有饭吃。
只要孝顺公婆,伺候好丈夫,给夫家生儿育女,温顺些,忍让些,这日子都能过。
秋红能被这个金家二嫂子气死:“你也干活了,你干了活就应该吃饭!不是谁养了你,是你自己养活了你自己。”在哪干活不给口饭吃呀?就只有这种夫家的饭吃的嘴难下咽。
但是罗宝琴不这么觉得,她只说:“秋红妹子,这是我家的事!”
秋红直接去金花屋里,金花刚才躲在窗口看,这会子见人进来,她急忙在炕上盘脚坐好,红着脸低了头。
秋红问说:“金家,婶儿问你,你想不想走出去……”
金花不敢言语,只不停地搓着衣角。
“你还想过你奶你妈的日子吗?她们今儿的日子,就是你将来要过的日子。你要不能走出去,你妈今天的样子就是二十年后你的样子,你奶今天的样子就是四十年之后你的样子……”
金家激灵一下,跟蚊子哼哼似得说了三个字:“我不敢。”
又是一次无功而返!
沈惜跟着从这姑娘的房间里出来,看见了规矩的站在男主人面前的中年男子,这就是金安吧。
她想起了林桐的丈夫金镇,他像是正值壮年正蓬勃旺盛的大树,枝叶繁茂欣欣向荣。这个作为弟弟的金安像是坟头的老槐树,一半被雷劈了,树干黑漆漆的一片,看着有枝有叶,但其实内里已经腐朽。
不得不说,这个家庭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追赶机遇,新社会如雨露甘霖,滋养的他们焕发了新的生机;一个残破守旧,固守己见,不肯从老壳子里出来。张腊梅陪沈惜回公社,就说:“基层的工作就是这样的!下一步我会亲自盯着,金花还有俩哥哥,到底是年轻人,脑子更容易转弯……”
是啊!整天坐在办公室是不知道基层的样子。这个见闻,给她提供了足够多的创作素材。
张腊梅又说起了林桐找她说这个金花的事,“……她做到这一点,十分难得!”
是啊!难得。
了解的差不多了,沈惜才跟桐桐告辞,并且赠送了一支钢笔,“以后若是回省城,千万记得去找我。”
“好!下次一定去。”
沈惜没有直接回省城,而是又去了市里,去了金寿他们兄妹三人的学校,得到允许后调取了三个人的试卷和成绩。
她把试卷拍下来,这些可都是极好的素材。
这些能说明孩子们都是思想进步的青年,他们愿意为这个崭新的国家工作,服务,奉献!
这个人物太饱满,甚至不用雕琢,不用艺术加工去升华,而是林桐本身就很好,她足够闪耀,只要将这些经历完整的写出来,把她的故事讲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