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49(第2页)

桐桐可不去,她叫对方把母猪拉来。

而在这之前,她各个公社转悠,找优良的种猪,给农场购买。那话咋说的?‘母好好一窝,公好好一坡’,只要种猪选的好,后续产的猪崽就是会长的更好,也不容易染病。

你们想叫母猪怀上,那就把母猪带来,再留个饲养员,带着你们的饲料过来。兄弟单位,不许收费的,但是人情是有往来的。

谁来也不能空手呀!

或是一桶鱼,或是春上种的早的一茬菠菜,或是一只兔子,反正给啥都行。

桐桐呢,就交给钱小娥去分。这个人很懂人情,取了三分之一,大张旗鼓的送到单位的食堂,叫人知道林大姐又给大家挣到额外的福利了。

再取三分之一饲养场的几个人一分,大家回去自己吃。

省的的三分之一就直接送到桐桐家里!桐桐也不见总数,也假装不知道总数,送到家里她就收了。

她自己的技术,她额外多干的活,她挣来的大家都多少沾了一点,她也不管分配福利的事,太忙了嘛!

也因着这个原因,桐桐这边的日子就好了起来。下面哪个公社送了豆腐,那就给四爷做鲫鱼炖豆腐。送了粉条来,搭上兔肉,把兔肉剁成沫,炒个蚂蚁上树。

给三个小的提供的补贴也不一样了,会给烙杂粮饼子,里面混着芝麻花椒叶和盐,又用肉汤和面,这就很香了。烙好,一人给三十个,一天吃一个饼子,再给十个咸鸡蛋!

金大发家得大孙女金巧在三月跟钱小娥介绍的那个小伙子叫江洪的结婚了,还是新婚夫妻。没啥文化,但真是个好好脾气。

桐桐找了老朱,朱从军,他就是管人事的。把金巧安排在了育儿所,照看孩子!

带孩子其实很累,这个吃了那个吃,也是一刻不得闲!但是金大发家很感激,当过农民的就知道,只要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这就是最好的活。

要是还能贴补点伙食,不至于挨饿,那就是掉到福窝窝里了。

他们给孩子说:“你叔你婶肯定有私心,将来他们的孙子孙女少不了送去,有你看着,他们放心!但是咱受了实惠了。你就是有了孩子,顺便还能带孩子,你说上哪找这个活去?不得闲,但不是重活。谁现在能闲着?那可真是重差事。”

金巧记这个好,育儿所已经有送孩子的了。现在育儿嫂就有十三个人,还有个专门给热奶熬粥的大娘。她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都不得闲,吃饭都是换班吃的。但每天上班之前,顺路都放一筐子剁好的野菜,“婶儿,在门口放着呢。”

江洪每天回家弄一捆子野菜,喂家里的鸡,也顺带把自己的给带上,金巧早起捎带来,不停就走了。

桐桐喂了鸡,把筐子还放在门口。有时候家里做了好饭,或是给放一碗到筐子里,或是家里有点啥,给他们拿点啥。

反正就是真的不算是关系很远的侄女,因为在一个单位上,便这么亲密的走动起来。

金顺两口子得闲了,弄一车柴就给送来了,给他闺女卸一半,给自家这边卸一半。金巧妈,就是那个当初送了十个鸡蛋的何竹英,每次来都问:“小如跟两个媳妇要是生了,可千万要告诉我一声,当奶了,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