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返城

冬日是农村人难得的悠闲时刻。

 春种秋收,春天播种,夏日照料庄稼,秋天收获,冬日是没有农活的一季。

 虽然没有农活,但村里人可都不会清闲下来。

 照料牲口,拾掇柴火,编篮子,攒肥堆,也是能从早忙活到晚的,只不过没那么辛苦而已。

 只不过,在场的人今天没有再忙活的心思。

 女人们那边吃完饭后,孩子出去玩了,她们也走了过来,或坐或站的,一起听大家唠嗑。

 现在可没有什么女人不能上台面的话。

 也不会有人敢说这话。

 看了一眼手表,两点多了,他就开口对杨老爷子说:

 “爷,上次给您写信,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杨老爷子自然知道何雨柱说的是什么事。

 上次何雨柱写信给家里,自然说了要接他们去城里住一些时间,为了这件事他们还专门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商量究竟应不应该去。

 不是能不能去,而是该不该去。

 能肯定是能去,就算家里有这么大一摊子,但就像杨雪信里说的,可以交给小儿子一家照看,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来,也不碍事。

 但重点是该不该去。

 原本杨家将杨雪嫁给何雨柱就算是高攀,已经让村里不少长舌妇不停叨咕,说他们老杨家走了运,结一次亲一辈子都不愁了。

 甚至还有眼红的人说他们老杨家,是靠卖女儿过上好日子的。

 当然,这也就是很少的人会这么说。

 现在几乎是全村人都受到过何雨柱的恩惠,就算不说句感谢的话,也很少会背地里说这些不着调的话。但人心隔肚皮,就算你对别人十成十,那也会有人看不到,甚至就算看到了,也会假装看不到。

 村里的人还是很明智的,这些话并没有成为主流。

 但还是传到了杨家人耳朵里。

 杨家暴脾气的是杨大,他和他二叔一样,都喊着说是要上门要个说法,但被杨老爷子给教育了一顿,这才‘安静’下来。

 这次何雨柱本就是好意,接一家人进城里,看看风景,陪陪杨雪,但杨家人却不得不考虑的多一点。

 不是怕何雨柱不高兴什么的,而是得为了杨雪考虑。

 现在的女儿,讲究的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别人家的儿媳妇,她得先照顾男方家里,然后才是娘家。

 很多女儿嫁出去就和娘家一刀两断的也不少。

 杨雪是个孝顺孩子,结婚后还记挂着家里人,让杨家的日子好过了很多。

 但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就更得多为杨雪考虑,可不能让人家两口子因为他们而闹得不愉快了。

 这种事,在杨家都是杨老爷子拿主意。

 他斟酌了几秒,然后说道:

 “柱子,我知道你是好心,让我们这一大家子进城里住一段时间,可是,家里没人也不行,我看……”

 听到这里何雨柱知道杨老爷子是有推辞的意思,他就给王青山使了一个眼色。

 之前两人说好了,要是需要说话,他会帮忙的。

 何雨柱其实也发现了,这段时间杨雪有些紧张过头,虽然他不断安慰,但效果并不是那么好。他不是没想过办法,私下还偷偷问了医生有没有什么缓解的药。

 可惜,医生摇头。

 只告诉他,这种情况还是得家里人帮忙调节,而且还得尽快,要是这么下去,对杨雪顺利生产很不好。

 于是何雨柱想到了借杨家人来城里住一些时间,照顾一下杨雪。

 家里人的陪伴,肯定能让她缓解很多。

 所以,这算是一个强制任务吧。

 王青山接收到了信号,立刻开始行动。

 “杨叔,你这话就说的不对了。

 家里虽然有牲口,还有家门要看,可是不还有亲家老弟嘛,他也能来帮忙看一下家,喂喂牲口,什么事都耽误不了。

 您要是还担心,那不是还有我呢嘛,我每天在家也没事干,顺手就帮您照料了,一点都碍事。

 您就放宽心吧。”

 杨老爷子又道: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我们这一大家子去了,那算什么话,让别人瞧见了,还不知道怎么编排呢。